古代教育观——由《师说》宕开

守望幸福
创建于2023-12-08
阅读 9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谈师  

8号李林泰

    教师乃人类延续之桥梁。

    “思想予意义”,人独有思想,人之行为、性格、情感都在思想的拓印中形成,又与自己的思想相彰,而知识的雏形源自思想,亦是思想的躯壳与载体,将无形的抽象思维描摹得具象可感,垒砌成颅内的房舍,房舍愈金碧辉煌,人格愈葳蕤昂扬。

    真理永远是从抽象不断更迭,愈发具体可感,而后再趋于抽象。

    知识是思想的具象,是砖瓦,学习便是砌砖叠瓦,人们在学习建造理想中的家园,浇筑思想的伊甸园。于学习中,明知而参省,行无过,后易性,称其出人远矣,善德而铸圣心,神明而为君子。

    “学不可以已”,知识倘若不学,则恰如钢筋水泥弃委于地,在时间的冲刷中风化,化为埃土而尘散,泡沫之虚缈哉。

    以是,思想、知识、学习需得相统一,逐步具象化,愈发可感而知。

    然则古之闭塞,知无以存之,或言纵有甲骨竹简镌刻而载之,而无人述,皆自悟,则必动辄得咎,存惑而至于歧支罔误,然益然,谬益谬,冇矫准,固己见,不一也,何以悟?

    由此,师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知识得以在正确轨道上传承,恃之于师也,从师而师,知然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何道?受何业?解何惑?其必曰,传君子之道,授儒学之业,解疑难之惑也;予其意,诲其远,烛其道也。

    前有悟,教于师之者;师之者得悟,复育以后,循序往复,知得传也。教其知而育其人,是故由学之可见一斑,师乃承前继后之业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于师者言,师者无所限也,其年之前后生于吾乎,其贵贱之外加也,无以哂之。

    于师观言,古今略有异。古之师者,观其长而摩其所好,因材之用焉,施教之所兴,一师育桃李万千,鲜似同矣;今者,虽犹且存其古欲,时之不允,难以得复,唯定夺何金,而筛金漏沙于寒来暑往,周而复始矣。

    时之所须,无抵牾之必,杵逆之意,无以嗔责现世之教育也。或自其另面,当世之教者诚然旨于塑通习之才,融造之士,尚可允之也已。

    然则何其同乎古今?其必曰:“夫君子德胜于才也。”于古,于今,德育重于天也,,德位首,次为学,有余力,则学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无德无以立,不立何以学道?何以传业?寡德而博学,瘟疫也;寡学而博德,乡人也;重德而博学,君子也。是故,师者育人,必先育心,而后教书。

    亦可曰:“教学相长也。”于古,于今,学者乐于学,教者乐于教,教学相长,寓教于学,亘古不变也。则教者亦可言之为学,学者亦可言之为教,会集三人,各述其思,论志弈事,博采众长,于碰撞间震喝,于师学中蓬勃也。

    师者,属引亘古之思也,思之具于知,知之具于学,学之具于师也。教者,化深为浅,融于所思,后复浅入深也;真知之承,育之旨也。

    古贤之哲,非今人无以效之,师为之;

    后人之慧,非今人无以绝之,师为之。

    其知固存于心而无以消弥邪?其师者教而育之也!

礼之用,和为贵

 ——浅谈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10号  唐振捷

    孔子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本质正是如此:根本准则在于以德育人,根本目的在于经世济民。

    “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倾覆者多矣。孔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中“德行”位居首位,孔子以提高道德修养为准则的教育思想于此可见一斑。“君子义以为上”,教育的最高目标曰“君子”,而“君子”正是以德立身的典范。明德重道、依仁弘毅的人格观,尊老爱幼、情系家国的伦理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学思结合、博学审问的学习观,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知行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观以及师生从游、春风化雨的育人观,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对于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德为先”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准则,形成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恢宏气象和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华民族最为深沉、最为持久的教育自信。

    董仲舒云:“教,政之本也。”在中国社会的演进过程中,先秦时期整体是以礼乐为治国之邦本的,后因诸侯相兼,礼崩乐坏,单纯的宗法与礼乐不再满足维持全国稳定与中央权威的需求,才始创法律规章制度。然而中国古代的法律,过于片面简单,难以形成完备体系,于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仍然是仁义之“道”,决定社会未来的仍然是教育。君子知耻而有所不为,在宗法伦理这张大网里,人们的行为是有节有度的,“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礼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正道出了教育对于社会稳定的深刻影响;君子悯人而奋济苍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古代文人在儒学为主、多元并蓄思想的影响下,以强烈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命运与天下安危紧密相连,为苍生谋福祉,为万世开太平。

    纵观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德行”与“德治”贯穿始末。诚然,教以树德,德以辅政,行大同于天下,立正道于世间。

师者,为何而存

25号  宋宇轩

  韩愈有所云:古之学者必有师。或许在当今时代,身处高度发展的教育体系中的我们早已将择师、从师、升学等看做人生中理所应当的一部分,但当我们仔细思索,又有几人心明何者为师?

  对于求学之人,师者,究竟为何而存?

  古之人,生而敬天敬地敬神明,古之学者,明己而敬师,学者为人,故乎师者,天地神明也。

  师者,为高山仰止之青天。

  为师之人,其一行一言,一句一读皆对学者有所影响。当学生们仰望高天之上,他们也许总是在高山青天间寻找老师的影子。对于每一位老师,自己的行为是学生的得失镜,自己的要求是学生的立命尺,自己的思想是学生的驱雾灯。故此为师,扎实的学识是作为名师的前提,合理的要求是作为仁师的核心,而崇高的品德方为仁师之灵魂,苍天若无魂,随者更何明?

  师者,为滋生万物之厚土。

  教师的加法是筑造人与知识海洋间的桥梁,教师的减法是磨平人们灵魂的贫瘠与荒凉。为师者,从自己的学海中疏流出带有真知与理想的活水,灌溉在初学者心灵的荒原上。于是,荒原生建木,活水化泉眼。师者以厚土之无私,孕育万般,教授真知,那一个个学子,得以摘得真理的果实。

  师者,为师徒互构之神佛。

  称师者为神明,并不是让学生们对老师尽信无疑,更不是让学生对老师万般崇敬,而是要让双方共促共进。所谓佛也,弗立人旁,是谓佛要人扶,佛无人不立,风吹即拂。所谓师者,无师则自琢,自琢则入穷,入穷则知退,知退则与常人无异;所谓学者,无学则少思,少思则无进,无进则终归众人。因此师生互助,相互成就,师者方为学而神明。

  或许划破理所应当的帘幕,师者的本质仍不难探求,师者领行,师者教化,师者互就。正因存师,方得在代代延续中传递星星不灭的火种。

师说中的古代教育观 29崔铭宇

    老师是什么?为什么而存在?

    很久以前我的答案是为了传承而存在,毕竟所有的大型活动中,主持人所读的台词都是“他们目送我们离开,自己却留在原地,亲自传承给一代又一代。”

    但是当我学习师说前,我突然又想,传承,传承的又是什么呢?

    倘若是冷冰冰的知识,那么完全不用蹉跎几十万人的一生,数据库中的那些文字比人要准确得多。我十分认同师说中的想法,那就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太对了,正是这一个“道”字,才吸引了千千万万人,跨越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从摇着木铎的盲乐工再到今天的现代化教学,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我很幸运,从小学再到初中到高中,遇到的老师可谓一位比一位优秀。我忝列于他们门墙的时光里,我学到的从来不只是知识和应对那一纸考试卷的种种缺少长远价值的技巧,相反更多的,是“道”,是何为人生,何为价值,何为世界,远航的彼岸到底在何方,这场漫漫征途又是为了谁,当半途的终点抵达后又该向何方进发……教师这项伟大的职业,真正的使命与荣光,是帮懵懂的孩童“养成良好习惯,奠基幸福人生”,是告诉成长中的少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教育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德才兼备,文理通融,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我们坐在台下,老师立于台前,播撒于教室中的是知识,但我们思维所碰撞的,却是大道,是思想,是精神。

     

41号  刘美希

    古语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傳。”老师对个人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深受尊师重道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老师恭而敬之,对道重而求之。

    传统家风家训十分重视尊师重道,从家族祠壁里供奉的牌位“天地君亲师”便可略见一二。但韩愈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尊师重道” 的理念被逐渐淡化,而《师说》则是为了重新兴起这一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只是一种职业关系,更是一种伦理关系。由于把尊师与孝亲联系在一起,“师父”的称呼也开始流行。老师和学生的这种身份伦理关系经由师礼而确定。

    在古代,尊师不仅是寻常百姓家庭的风习风貌,也是皇族、贵族的家法家道。尊师之道与王道息息相关;师道兴,则王道兴;师道尊,则王道盛。帝王之所以要尊师重道是因为帝王是道的践行者,而师则是道的传承者,帝王只有在尊师重道中求师、从师才能领悟道、践行道,从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当韩愈面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现状时,他犀利的批判了这种行为,并赞扬如李蟠之人善学于师及古之圣人尊师重道的行为。

    韩愈值得我们每个人称一句“韩老师”。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帝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向草莱。”历史有幸等来了一位真正的老师。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颠的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的走向海角天涯。这韩公祠韩山韩水,不是纪念他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当今尊师重道之美德,因为韩愈,没有被秦岭驿道上的风雪所掩埋。

    “一风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部分参考资料:梁衡《读韩愈》)

阅读 9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