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2月7日下午,应定陶清华园学校高中部的诚挚邀请,区教科研中心主任李生力带领高中各科教研员来到清华园学校对其高一年级进行听课评课并给予教学指导。
各科教研员把听课作为一种研究,有其一定的目的和意义,以感同身受的行动者、研究者、执行者的身份,带着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深耕课堂,全面把脉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有“备”而听,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上课教师达成心灵的共鸣,让学生的学习真实深度发生。
课后趁热复盘、深度评课,各科教研员对各授课教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多维度的解读,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亮点,锐利真诚地指出了缺点,精准明确地解剖了盲点,助推教师在分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教研员们用专业引领的学科视角,立足学情,围绕课堂授课内容、重难点的突破和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等层面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展开对话、平等交流。随后又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材把握、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课堂问题处理、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最后,教科研中心主任李生力高度肯定了清华园学校高效优质的教学特色,指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研究新课标新高考,研透教材,把握课程方向。一线教师要以基于课堂的教学研究路径为根本,课堂上要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超越教学惯性,使学生能够切切实实地学有所得,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思维原点出发,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进阶和发展,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流水不争先,争滔滔不绝。本次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清华园学校高中部抓好落实教学教研工作的方向,以后要继续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品质课堂教学路径,加强校际间的教学交流与研讨,进一步丰富课堂内涵品质,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素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聚焦英语课堂 析教材研教法~
第一节是由甘又华老师执教的《Explore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听说课。甘老师举止大方、语言生动、方法得当、个人素养高,本课由歌曲视频导入,使学生轻快进入状态,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接受度,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学生听力技巧,针对学生的错误加强精听练习,既提高了准确性,又加强了基本功。在听后输出环节,善于设计活泼的教学情境,从学生身边的实际事例出发,创设情境,使语言的学习和生活场景相结合,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也有利于学生消除对英语口语表达的畏难心理。
第二节是杜勇老师的《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阅读课。杜老师在文本解读方面下足了功夫,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紧扣课标、充实丰实,授课主要分三个环节:通过丰富的语料唤醒学生的旧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围绕课题主动探究;读中活动是阅读核心环节,包含信息的提取、分类概括、加工和整理,使学生获得信息、丰富语言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杜老师设计了问题链,如预测、思考、寻找信息、理解意思和意图讨论等,巧借思维导图支架,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最后围绕文本信息做出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情感升华、演讲等多种形式,形成新观点的语言输出。杜老师的学习活动实现了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的过程,圆满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课后交流环节,清华园的高中英语老师们介绍了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课前让学生动起来,带着任务预习;课中以学生为主体为主导的高效课堂学习方法,让学生量身制定自己的计划目标,老师帮忙辅助实现;课后做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渗透。设定课前检测和当堂检测,让课堂遥相呼应,并且鼓励学生用“二五一十”的模式自己个性化的整理和积累词汇,强调Practice makes perfect,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师指路少走弯路,最终还要自己去“悟”,学习路上才不迷路。
高中部主任王效宝首先对这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教学设计非常规范、关联性强,课程结构清晰、目标明确,目标达成度高;王主任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课本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关注语篇和段内连贯性,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和分析文段结构的基础上,再内化文章信息,输出语言信息,形成输入输出闭环,从而探究文本主题意义和语篇结构,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在课堂展示环节,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对学生解答思路等进行开放性提问,引导学生多维思考、充分表达,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然后提出,在实际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新课标,依标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将课标内容与要求贯彻落实到每一堂课中;要思考和探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在反思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方法,强化教育理论,突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最后王主任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教学任务的分解、教学评一体化、学生参与度问题、初高中衔接问题、做题能力的提升、基于出题人视角的出题思路和资源材料的找寻等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和慷慨详细的分享。
~守望教育理想 坚守秉笔习惯~
教学理论依据: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生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综合思维发展、价值判断和学习判断。
教学遵循的设计原则:1. 体现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性,围绕学生学习展开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2. 紧扣主题意义探究,使学生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重视内化与迁移创新。3. 联系现实社会和学生实际生活,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丰富认知、拓宽视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本单元主题是:人与社会;大观念是:建构对语言及语言学习的认知、策略。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文本分析是一节好课的基础,是逻辑的起点。初读文本时,可能多半是思路散乱的,多次深入挖掘文本,把自己充分融入文章中,才能找到埋藏在文中的明暗线和宝藏,建构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文本分析要具体深入,关注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功能性等。
一、Listening文本:1. What:文本是一篇演讲,介绍的是世界语言的数量、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两门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以及人们选择学习外语的动机。其主题意义在于思考学习多门外语的重要性,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认知外语学习动机。2. Why:作者旨在通过听力材料,启发学生从国际视野的角度思考自身的语言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个性化选择学习外语的必要性。3. How:演讲文体系presentation,结构为introduction, body--选择学习一门外语的原因(大到国际视野小到个人需求), conclusion--问题形式。4. 从语言和修辞来说,开篇用到it seems that...however...,听者可以迅速获取演讲的主题。正文部分演讲者使用了很多因果逻辑关系的词汇短语使文本更加的清晰明了。
二、Reading and thinking文本:1. What:语篇类型是说明文,围绕着主题“Explore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展开,文章主要讲解了汉字书写体系的发展历史,以及探索对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起到的重要作用。其主题意义是加深对中国汉字的了解和认识语言的价值。一般而言,标题需要包含三个要素,即 topic, focus 和 comment (谈忠贞,2012)。topic 指的是文章的中心话题和内容;focus 指代的是如何细化和限定 topic的例子、阶段、原因、结果或者方法;comment 指的是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词句,或者这篇文章要做什么或怎么做,决定着文章的类型(梁莲红,2014)。即使这三个要素不是全都出现在一个题目中,但是总的来说,找到了 topic 就知道了主题,找到了 focus 和 comment就知道了文章的关注点和组织架构。针对这个标题而言,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是文章的topic;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是标题的 focus。2. Why:让学生了解汉字书写体系的演变,思考书写体系与中华文明传承的关系,探寻汉字未来的发展,感悟汉字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3. How:本说明文的篇章结构是总分结构,标题概况两部分的内容。Para1--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opic;Para2-4按时间顺序介绍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Para5-6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介绍the importance of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明线是按时间顺序梳理发展历史,暗线是呼应标题的题眼connecting。
其次,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学情、语言精炼清晰、可检测可操作,而且要围绕主题语境和意义探究,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不能和教学步骤相混淆。单元目标可用“五步三问法”确定与叙写。五步法即一看大主题、二对学业质量、三思素养要求、四写三问法、五查可评估。三问法,即一问结果、二问过程、三问表现,可按下列句法写:通过(过程),获得(结果),形成/能完成(表现)。用活动形式+目标内容的格式,例如:通过看图片、听演讲,获取演讲的主题;基于思维导图,通过个人实践及和同伴的交流,向友人做演讲介绍中国书法;获取梳理文本信息,分析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运用所学评价语言等等。
最后,教学设计要做到知己知彼,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听说读看写的机会,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潜力。
在转变教学思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但是不断钻研,总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