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工智能教学 助力信息教师成长

——欧阳宇珊名师工作室“人工智能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欧阳宇珊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2023-12-08
阅读 159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成为信息科技学科的热门话题。为了探究人工智能教学,让人工智能教学逐步进入小学课堂,在区教研室陈学宏老师的指导下,12月7日欧阳宇珊名师工作室和王相瑞名师工作室在布吉阳光小学联合开展“人工智能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课堂展示

欧阳宇珊名师工作室成员张力夫老师带来五年级课例《ai人脸识别器》,张老师多次承担公民办结对帮扶的公开课。本节课,张老师从播放“老师的一天”导入,带领学生进行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的探索,“初体验人脸识别”“巧设疑探新知”“流程图理算法”“编代码趣验证”等环节引导孩子们一步步探索,逐步解决本节课的项目学习任务。

王相瑞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裕云老师带来六年级课例《自由飞翔的小鸟》,曾老师曾在2022年龙岗区小学信息科技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曾老师带着孩子们从“体验明目标,分析知原理”让课堂教学水到渠成。课堂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都被看见。

以评促教

两位工作室主持人肯定了两位老师在人工智能教学上的创新和实践,对两位老师努力付出表示感谢并颁发了证书。

随后由上课教师张力夫老师和曾裕云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与分享,两个工作室成员教师及前来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与深入的交流。

接着王相瑞老师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张力夫老师仪态亲和,任务设计非常有趣,也提出学生学习评价可以多样化。曾老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白AI的流程,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形象化的语言讲解了AI的原理,曾老师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形成有价值观的讨论和体现。同时,也对两节课提出了改进意见。

专题分享

最后欧阳宇珊老师向老师们提出问题“人工智能教学的核心是什么?”欧阳老师提出:“人工智能像人一样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那么人工智能教学的核心是“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背后的原理”。并开展关于《如何有效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的策略》主题分享:第一、利用微课、小视频等多媒体载体,将抽象的、不易被理解的人工智能原理性的概念或词汇变得形象化、具体化。第二、设计“小失误”,让学生真实了解人工智能“思考、学习”方式。其中欧阳老师建议张老师《ai人脸识别器》可以设计一些“小失误”,比如:人脸识别的过程中出现识别有误,年龄或者男女识别不准确,并从中让学生体会人工智能思考、判断是基于一定标准,当扫描结果超出了这个标准,就是超出了它识别的能力,就有可能出现失误,从失误中真实了解到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及其弊端。第三、善于搭建支架,聚焦体验“人工智能”核心;第四、巧用用类比、迁移方法,深入浅出,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第五、联系生活,拉近学生与人工智能的距离,比如曾老师的课堂中用“游戏中的外挂”怎么看,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

于课堂这是一次有价值的展示,于交流这是一次深入的碰撞,于点评、分享这是一次智慧的启示,对老师们今后的人工智能教学起到了一定引领、辐射、示范作用。本次活动不仅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一个共同成长的机会,更是一次深化理解、共筑未来的契机。

文字:李琳

图片:李琳

编辑:陈春容

审核:欧阳宇珊

阅读 159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