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半如春暖,疏花满路开。橙香橘黄之时,教研之花再度绽放。
为深入学习、实践新课标,准确把握古诗词教学的要义,2023年12月6日上午,洪垸小学演播大厅里群英荟萃,灯光璀璨,来自全区各小学的语文教师近两百人齐聚一堂,观摩全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古诗词教学”示范展示活动,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来自南湖路中学的张嘉欣老师担任主持,一番灵秀清逸而又诗意盎然的深情话语,正式拉开了活动的帷幕。
(一)匠心课堂,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共有三位教师做了精彩的教学展示,她们带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美妙世界,感悟诗词魅力,细品中华文化。
悠悠牧笛传真情——洪垸小学刘秀娟老师执教《村晚》一诗。教学风格沉稳大气,教学时抓住“满”、“衔”、“浸”等关键词,引导学生感受水草丰茂、池水丰盈、远山落日的绝美景象,缓缓展现出一幅动静相宜的乡村晚景图。诗中牧童形象质朴率真,刘老师巧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为学生搭建交流表达的平台,在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这既是对“四学策略”的积极回应,也是对课程标准的遵照落实。诗有限,意无穷。刘老师积极拓展古诗教学空间,诗中品牧童,画中寻牧童,歌中唱牧童。跨越千年,古今孩童心心相印,童真童趣,交相辉映。刘老师带领孩子们在诗词里穿行,与文字相遇,与文学相遇,与文化相遇,课堂处处散发着智慧的芬芳。
深深小径觅童趣——东区联校王梦妮老师执教《宿新市徐公店》。课堂情韵流转,润物有声。她牢牢把握古诗教学的特点,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读之有序、读之有法、读思结合。抓住“篱落疏疏”“一径深”“未成阴”“疾走“无处寻”等展开想象,反复诵读。古诗的意思、意象、意蕴、意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悟得,在读中深化。在教学“篱落小径”图时,由“径”到“深”再入景,将视角转换到“深”字上。让一个字成为一幅画描绘给大家听,让一条幽深静僻的小路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条不同的幽深小路……意象鲜活、意境深远,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在“读懂童趣”教学板块,王老师开展“群文阅读”,以诗引诗,以诗解诗,学生在群诗中感受着儿童的天真活泼、可爱顽皮,从而感悟到一份简简单单的童趣。
翩翩蛱蝶为诗来——北京路一小黄月老师执教《四时田园杂兴》。她化身为一只翩然而至的蛱蝶,带领孩子们走进古诗,走进田园。寻觅“微小而具体的美好”贯穿了全课堂,孩子从探寻美好到创造美好,共赴一场美的旅程。课堂上“以诗解诗”,用诗意手法感悟诗句,让一只轻盈展翅的蛱蝶带领孩子们穿越古今,传承诗意,真是妙不可言。为你读诗、为你解诗、为你写诗、为你品诗,每个教学环节都时时刻刻把儿童放在课堂中心,唤醒儿童的淳朴天性,渲染清新雅致的田园,呈现和谐灵动的课堂。诗,在田园;诗,在身边;诗,就在那微小而具体的美好里。
(二)音声相和,徜徉山水
长大附中语文教师,湖北省小语学会青研中心委员、区小语学会常务理事兼青研中心主任、区首届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区谌涛名师工作室导师、区田静名师工作坊坊主田静老师作了题为《徜徉山水田园间--探幽中国人的精神原乡》的主题演讲。
洪垸小学三(4)班刘辰君同学带来一曲古筝演奏《渔舟唱晚》,悠扬婉转的旋律与充满诗意的演讲交相辉映,令与会者仿佛徜徉在山水田园之间,感悟诗词长河里的生命律动,探寻中国文人的精神原乡。
田静老师以《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三首诗词为例,从“此心安处是吾乡”、“菜肥麦熟养蚕忙”、“从喧哗走向温馨——向往的生活”三个方面着笔,诗意地解读了田园诗的内涵和意蕴,充满温度、深度和高度。尤其是当田老师谈到,“每一个人都有他不同的田园,每片田园里面都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主人公。读着这些田园诗,是为了唤醒我们内心的一种状态。也许田园就在写字楼边,也许田园就是柏油路上,也许田园就在你一天疲惫工作之后,也许田园就在你远行归来的那个时分。田园不独属于陶渊明,也属于李白、杜甫、王维、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同样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生命里面都有那样一些心情需要托付,托付给田园的时候,才会露出一种会心的微笑。不管我们多么匆忙,不管我们如何凌云壮志,不失去田园的人,才有充电的地方,有归属的人才有可能一次次出发,走得更远。”更是引发了现场老师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评以潜心,行以致远
区小语学会理事、区首届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杨波老师对三节课做了精彩点评。他先是用“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三节课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感动,不一样的回味。”高度赞扬了三位执教者对田园诗诗意的解读和富有创见的设计。接着,他从古诗词教学指导的角度,指出古诗词教学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指导说好诗词中的画面。画面是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初印象,更是深入古诗词品味涵咏的第一步。学生学习古诗词,更多的是一种画面感,是一种视觉的认知。学生必须通过形象的感受,还原画面,才能逐步理解诗词的意涵。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结合景物的特点,融入生活的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学着把画面描述出来。
2.指导讲好诗词中的故事。诗歌是情感的载体,学习诗词,要从情感角度出发,讲好诗中的故事。每一首诗,都蕴含具有教学价值的故事。结合故事,结合背景,才会使古诗的品读更有内涵,更有深度,也更能够理解诗的意蕴。
3.指导写好品读诗词的美好感受。诗歌的意境,就是诗的表意符号,诗的特性。体会诗的意境,要全面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技巧,还要融进自己的真实感受。
4.引导汲取诗词中的高尚品质。诗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教材中所选诗作,有的透露了自然常理,有的揭示了生活哲理,有的阐释着高洁志向,有的暗含着理想追求。这些内在品质,往往通过描写或叙事来展示,需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与品析,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及品质认知。
杨波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精准细致的点评,令人如沐春风、深受启发。
(四)殷殷寄语,切切期盼
区教科院小语教研员谌涛老师对示范展示活动进行了小结。他对课堂上师生精彩的表现,与会者表现出的学习热情,洪垸小学温馨周到的服务一一点赞。针对全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和研究主题,他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描绘了美好的发展愿景。
一诗一词一世界,一联一阕总关情。源远流长的古诗 词,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赋予的芳香。
古诗词教学,虽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贵在得法。沙市小语人将带着分享与思考,智慧与情感,在古诗词教学之路上赓续文脉、砥砺前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