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期  在反思中前行(6)

马丽娜市级学带工作坊
创建于2023-12-08
阅读 20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有感

坊员  赵小侠

读《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有感

印台区方泉小学   赵小侠

工作室推荐的《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一书,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对这本书进行了研读,吴老师及其团队精心收集整理了一线教师倍感困惑的50个问题,并进行了分类回答,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让我明晰教学方向。读完之后,在如何选择教学方式上我有几点感悟:

一、创设合适的情境,发挥学生潜能

吴老师在《答数学教学50问》中提到,数学教学情境,指的是学生在进数学活动时的学习环境,一般可分为现实的情境、数学的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数学情境等。

我们现行的各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的过程,帮助学生去感悟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关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有意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情境中找到自己的感觉,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而不是去参与别人的生活。小学生喜欢新鲜、有趣的内容。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选取生活中最有趣的情景展示给学生,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特别的故事,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让学生产生共鸣。如针对“正方形面积”的内容教学,为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体现出宽容、信任、理解、平等和民主等人文因素。要想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课例把握住数学本质,审时度势,创设适宜的情境才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突破重难点。

二、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深度教学

由“鱼”至“渔”——以真问题确定学生起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认同这一理念的同时又苦恼于不知如何使之真正落地,因而教学时常停留于纸上谈兵层面。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及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开始思考如何实现由“鱼”至“渔”的路径之——基于真问题,循着学生的学习路径推进教学。以前我所授的数学课堂更多的是思考“今天教什么”,现在则更多地思考“学什么”“学习的真问题在哪里”,思考的主体由“师”转向了“生”,教学推进的目标实现了由“鱼”至“渔”的转变。

例如,“画垂线”一课,以往我会努力在课堂上重复这样一段话:画哪条线的垂线,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就要和这条线重合,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对准所给的点。然而,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后来自我反思:“为什么不利用学生已有的几何感觉?”我恍然大悟,对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基于学生学习起点,先让学生大致比划出垂线所在的位置,并用铅笔大致画出这条“预估线";再在“预估线”的基础上用工具验证,并用水笔画出“准确线”。这条“预估线”是尊重学生已有几何感觉的体现,也是反映学生学习起点的真实写照,更是帮助学生画出准确垂线的扶手。同时,面对自己前后两次的作品,学生有比对,有验证,有评价,自我学习,自我修正.自我评估的过程就这样真实发生了。

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备课和教学实施的主线,教育的理想目标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蕴含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之“渔”,深度学习就是要突出此“渔”,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会学”的目的。史宁中教授倡导的“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思想之“魂”。这三句话体现了抽象、推理和模型的基本思想,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

在实施一节凝聚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深度是显而易见的。吴正宪老师执教过的一节计算复习课,就是深度学习的典型案例。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时,一般是通过回忆的方式,先叙述四则运算的意义,再逐个进行强化理解,最后理解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而吴正宪老师通过让学生回忆儿时的加减乘除故事,以简单的苹果情境为载体,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四则运算关系结构。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加减乘除,学生经历了一场促进认识升华和能力提升的深度思维活动,实现了对原有知识的深度内化,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为了更加有效地自主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习得如下方法:发现数学问题的方法,探究问题的方法,合作研究的方法以及交流分享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提出具有新颖性、挑战性和可研究性的问题,需要教师精心指导,潜移默化。小学数学问题探究中包含一些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对于迁移、转化,归纳、数形结合等经常涉及的思想方法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并在课堂总结时强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实现灵活应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合作研究、交流分享可以弥补个体自主学习中的不足,让每一次自主学习更有效,使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研究能力的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三、优化小组分工,实现合作共赢

吴老师在书中提到:随着合作意识的强化,在许多数学课堂上,以小组合作为主的课堂模式应运而生。那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小组合作?怎么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的效率呢?吴老师在书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一)优化小组的构成与分工;(二)完善小组活动模式及话语体系;(三)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我认为小组合作不是每一堂课必需的,每个老师在教学时都有自己的思考,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可以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如果有小组合作交流环节,那么老师在组织时一定要明确要求,分工合理。分工合理依靠于老师在分学习小组时学生能力尽量均衡分配,以优带差,帮助学困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其实写到这,书中还有许多地方令我感悟良多,就像吴老师提到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确定的,反过来又会作用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唤醒”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细细品读这本书,书中的案例非常实用,也可以帮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对比反思,不断在实践中进步,我在今后也还要加强学习,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图文:赵小侠

编辑:马丽娜

阅读 2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