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飞扬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钟小教育集团一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

编辑于2023-12-08 阅读711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把握学科教育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023年12月5日,钟家村小学一年级语文组针对第六单元教学展开教研活动。

环节一:课堂展示


        本期教研活动共有两位青年教师分别试讲《比尾巴》和《青蛙写诗》。胡玥老师在试讲《青蛙写诗》时,通过让孩子分角色朗读,体会它们争当逗号、句号、省略号的高兴心情,孩子们在读中进一步感知诗歌有了标点而变得更加有节奏、有韵味。

  张楠楠老师执教了《比尾巴》。上课伊始,张老师设计了“看尾巴,猜动物”的游戏环节,鼓励学生去观察,引出课题《比尾巴》。在“问句”环节中,张老师让学生练读,体会问句的语气,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意思

环节二:集体研讨


    曹思雨老师以“想象与诗意齐飞,识字与阅读同行”为主题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进行了教材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建议,语文园地解读共三部分。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四篇课文。小朋友们在这一单元要学会分角色朗读,认识逗号、句号,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训练朗读的能力

环节三:集体研讨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听课结束后,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应范读和范写,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笔顺。(2)联系已有知识,用识字方法巧记生字。(3)情景创设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始有终。

环节四:专家总结


    最后,谢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提出:两位老师上课的共同的优点:第一个亮点是注重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胡老师上《青蛙写诗》采用神奇校车,导入青蛙在池塘里写诗。张老师通过猜谜语导入森林里的动物进行比尾巴大赛。第二个亮点是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圈画来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三个亮点是两位老师都有关注语言训练的意识,都在训练孩子们进行口语的表达。

       胡玥老师的课还有两个优点:一、偏旁识记很有趣味,秃宝盖和宝盖的识记很有方法,口诀记形很有意思。二、教学中能注重前后知识的识记,回顾学过的课文加深印象,旧知和新知联系起来。不足:一、课堂教学流程不清晰。低学段,集中识字的教学效果更好。二、关注点太多。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

       张楠楠老师的课还有三大优点:一、课堂教学流程很清晰,能够遵循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遵循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二、有朗读指导的意识,关注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三、写字指导有方法,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键笔画。

      共同的不足:一、对朗读的关注不够,朗读指导缺乏方法。二、对教学的重视的程度不够。三、目标意识不够。

教学建议:一、加强朗读指导的有效性。用教师的范读为学生的朗读引路。二、用恰当的评价来渗透朗读的指导方法。《比尾巴》强调谁,“你想知道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呀,你的心中有着一个小小的问号”,“你大大的眼睛充满着疑惑”。《青蛙写诗》引导学生带着高兴的语气读,观察学生的表情,评价她的语气,甚至采访学生听到淅沥沥,沙啦啦的雨声,心情怎么样。三、通过句式的变换来感悟朗读的语气。《比尾巴》前面的疑问句和后面的陈述句变换顺序,感悟不同的语气。四、通过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体验当中感悟方法。同桌、小组、男女生问答,分组读,小组内展示读。

课堂教学要有目标意识。关注低段的课程标准,明确总目标;关注单元语文要素,梳理单元的总目标;深入解读文本,细化课文和课时目标;教学流程要紧紧围绕目标达成来设计。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教师们会在教研的路上砥砺前行,越走越远,为教育赋能。

撰稿人:胡玥

审稿人:谢守琴   李玉婷

图片来源:胡玥

阅读 7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