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有感
坊员 任海莉
读《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有感
方泉小学 任海莉
随着新教学理念的提出,从教多年的我在课前越来越困惑,总是在考虑课堂上怎样才能突出重点,怎样才能让学生专心听讲,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让所有学生牢固掌握我所教的的知识……在同事的推荐下,利用业余时间,我拜读了教育家吴正宪老师的《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让我茅塞顿开,有所收获。
这本书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教改的要求,从一线各教师教学上遇到的问题中梳理出了50个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从如何把握教材、如何了解学生学生、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给予解答。书中将教学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紧密联系课堂实例,用课诠释理念,指导教师既研究教材教法,也研究教育思想;既研究老师的教,也研究学生的学。让我在具体可感的案例中学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新理念下,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专心倾听,让每个学生有所获,有所得,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创设合适的情境,引起学生倾听的好奇心。
吴老师在《答数学教学50问》中提到,数学教学情境,指的是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时的学习环境,一般可分为现实的情境、数学的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数学情境等。而我之前在数学教学中只是粗浅创设生活情境或故事情境,只是为课堂需要为课前吸引学生而创设,并没有从学生的学情和认知出发创设适宜的情境来把学生引向思维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把学生“唤醒”,因此学生并没有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在书中,我了解到要想让学生学有所得,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课例把握住数学本质,审时度势,创设适宜的情境才能在课始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静下心来,倾听学习内容。
二、吸引学生注意力,才能专心倾听。
书中这样记录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动作、语言、教具的使用和板书的设计,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想起自己的课堂上,总是一副十分严肃的表情,要求学生坐端正,认真听,总认为自己在用心的讲,学生在专心地听,效果应该很好,可是通过检查,却不尽人意。在书中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种无趣的课堂并没有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吴老师用语言文字告诉我,面对学生时,我们在语言上可以风趣幽默,借助语调的起伏高低、抑扬顿挫,在动作上可以做一些较为夸张的动作,或者将教学中抽象的东西用肢体动作表示出来等等方法都可以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思维停留在课堂,专心听课。比如之前教学中,用左右剪刀手表示大小于号,学生感兴趣,掌握的也快。
三、形成激励机制,调动学生认真倾听。
长期的教学中,发现所有学生都有表现欲望,喜欢展示自己,因此在其他同学发言时,不能静下心来倾听,每当这时课堂上就不够安静,发言的同学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也没有听到多样化的方法。书中介绍了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听讲专心度。比如“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很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真好!”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表扬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让他们专心听讲。
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还要注意用方法引导。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要专心听讲”,但部分学生还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认真听的标准,所以应该给出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的要求,比如课前告诉学生课堂上要专心、细心、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虚心和用心去倾听其他同学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有了具体的要求,学生就能够认真倾听。
在吴老师的这本书里提及到的问题中,还有许多地方令我有所感有所悟,通读了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后,我豁然明白,教学重点源于本节课知识本身,要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确定为教学重点,也是当堂课中一定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达到的目的,而教学难点并不是本节课中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它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的,通常是学生不易理解或不易掌握的学习内容,并不是本节课一定要解决的问题。我在今后备课、上课时掌握主次,改变我平时备课、上课时,想突出重点又想突破难点,最后导致重点掌握知识掌握欠缺的现象。我还明白了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等等。书中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实例,诠释了新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对比反思,并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让自己不断进步。
图文:任海莉
编辑:马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