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特征: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感染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隐性感染比例相当高,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 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摄氏度;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少扎堆
在人肠道病毒流行期( 每年4-7月和9-11月),家长应该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勤洗手
在人肠道病毒流行期,最经济和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勤洗手。孩子和家长都应该在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尽快使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
🌟勤锻炼
儿童要增加户外运动,经常晒太阳,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人肠道病毒感染( 如手足口病)。
🌟早就医.
手足口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不退等症状,以及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应及早就医。
🌟早隔离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应遵照医嘱及时隔离,手足口病自然病程一-般不会超过1周,病例的隔离期限为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