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携手共进 笃行致远💗——平城区第四十七小学校12月线上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2-12-20 阅读860

  开学虽延期,教研不迟到!为确保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质量,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帮助教师扎实开展线上教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根据平城区科学中心教研组的安排,平城区第四十七校科学教师12月19日采用线上学习的方式,认真观摩了《建模课的特征及案例和工程技术与stem、创客的关系》研修活动。

专家解读

  🌈曹雷老师讲述的第一个主题中首先明确了讲解的两大问题,一个是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然后逐渐讲解什么是科学,科学与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在学习中了解到探究式学习模式培养科学家思维品质,而设计式学习培养工程师的思维模式。另一个讲的就是科学课程与stem课程、创客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创客的核心还是设计创造。其实,工程技术、stem课程、创客是一致,stem课程是作为一个课程,是有教材的,是可以通过课程来培养工程师的,而创客是比较开放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没有教材的,主要是在学生。创客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以新的理念为指导,以个人的设计和制造为核心的很开放式的一种设计制造理念就是创客,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创客强调创新意识,强调个人奋斗,强调自主的创新,这是和stem课程有区别的,工程与技术,stem课程以及创客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设计与创造,以工程师设计为核心的制造评价这么一个活动,它都是工程与技术的范畴,但是它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案例欣赏

  🌈  紧接着,通过课例来进一步说明,工程与技术课具体的教学是怎么展开的。        

      由渝中区人和街小学蒋亚彬老师带来的课例《设计电路》,整堂课由一个工程问题展开——在一间教室里同时要点亮两个灯,怎么来设计这个电路?

      整节课一直围绕设计来展开,有数学推理有任务有问题,有设计有评价,属于典型的工程技术问题。最后,曹雷老师针对这个案例进行了点评、分析。为教室设计一个电路,同时点亮两个灯,从而开展了工程设计、制作、评价,这样一个工程技术学习的过程,当然还有更复杂的设计,也是这个原理。这种基于工程师思维培养科学是非常好的案例。

00:30

  🌈 曹雷老师讲述的第二个主题是《数学建模课的特征与案例分析》,这个主题以同课异构的案例展开,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课程,让我们认识到数学建模在教学中的突出作用。

案例欣赏《用水测量时间》

  🌈重庆市巴蜀小学的冉春燕老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现象结合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流水可以计时的假设,小组合作收集流水计时的实验数据得出了流水,确实可以及时得出结论,在验证流水计时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流水速度不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假设:保持水位不变,并在接下来的新实验中得出了实验记录,验证了结论:保持水位不变,水流速度便一致了,由此,便得出了科学的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的何秀灿老师首先让学生自主设计水钟,将学生的方案分为水位上升计时器——受水型水钟和水位下降计时器——泄水型水钟。紧接着引导学生补充、完善、修正实验方案,最后展示了水钟模型。

00:22

         🌈以上这两个教学案例主题都是《用水测量时间》,同课异构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两个课例向我们揭示了同一个科学问题——用水测量时间,它既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建模方式来解决。但是采用数学模型的方式更加简单,有效。这也体现了数学建模在教学里的作用和价值意义。

学习篇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群人的努力是乘法💓。教研是一场富有诗意的修行,在教研路上,我们必定要携手前行!科学学科的每位教师按照“停课不停学、不停研”的要求,秉持着“学无止境”的精神,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和教学技能,深入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吸取经验,不断的钻研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阅读 8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