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霞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同课异构放异彩 聚力提质助成长 
——呼和浩特市四校联盟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

编辑于2023-12-08 阅读2871

  为深化课堂教学,落实新课程理念,扎实推进新课程实施,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营造互帮互学的良好教研氛围,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2023年12月7日,主题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呼和浩特市四校联盟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在和林一中隆重举行,此次涉及的兄弟学校主要有托县一中、清水河普通高级中学、金山学校以及和林一中高中部。


        本次活动由托县一中的张钦瑞老师和清水河普通高级中学的张轩文老师授课,其他教师参与听课和评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相同的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凭着对教材独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个性化的教学设计,通过激情饱满的课堂呈现,向我们展示了百花齐放的课堂,彰显了老师们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充满智慧的课堂应变能力。

         托县一中的张钦瑞老师通过唯美的秋景图片把学生带入《故都的秋》的教学情境中,解读题目,进而明确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真情实感)和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选取了何景 、如何描绘景), 引导学生概括五副秋景图,重点赏析了两幅图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明确五幅图景的共同特点——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师生在景中会情,并总结写景方法 。

  清水河县普通高级中学的张轩文老师,在散文本身比较难理解的情况下,希望能够让学生成为文章的解读者而不单单是鉴赏者,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方面类比《登高》,给学生提供散文解读思路,从题目作者引入,然后由文眼中的“悲凉”一词出发,悲凉是形容人情绪消极的词,为何作者感到悲凉却又偏爱悲凉,之后再扣文眼“特别的”进行南北国对比,进一步理解北国之秋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动笔,依照课文第二段对于“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的提示,自己在文中寻找赏析秋的况味。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听课结束后,在科研处王全良主任和语文组教研组长武素琴和语文教研组副组长贾丽娜的带领下,语文组教师们进行了呼和浩特市旗县四校联盟同课异构的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本次会议一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授课教师说课,两位张老师从设计意图、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方面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全面的自评。

         第二环节是评课环节。金山学校的魏老师认为张钦瑞老师的课,结构清晰,课堂气氛好,有亲和力;张轩文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课堂的思路,但是希望把时间还给学生。石永强老师认为,应该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而且要注意把握形和神的契合点。

         语文教研组组长武素琴老师指出,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正因为是艺术,它才有缺憾,而这个缺憾才显示出我们教学的真实与美丽,生动与鲜活,我们研讨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如果说听好一节课是一种享受,那么听各位老师的点评就是一种进步。王全良主任肯定了两位张老师“长文短教”、“一课一得”的做法,肯定了年轻人的创新。       

         第三环节是交流研讨环节,托县一中,清水河普通高级中学,金山学校的同仁们分享了他们在集体备课和作文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听课老师们依据新课标理念,从多个维度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和建议,既有教学经验交流,又有教学方法探讨,既肯定优点,也诚恳提出建议,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为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彰显了教师教学个性,构出了不同的精彩,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家还要继续学习新课标,了解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堂教学,更好的促进专业成长。她希望各位老师能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多交流、多碰撞,互相学习,凝聚集体的智慧,达到共研、共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编辑:高三语文组

图片:景常青、贾丽娜

初审:武素琴.贾丽娜

终审:赵爱丽 王全良

阅读 28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