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体智慧,备精彩课堂
——记平邑县第八实验小学第十四周语文集备活动

第八实验小学 解莉莉
创建于2023-12-07
阅读 52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集体备课能够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是教师合作探究的有效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2023年12月7日,平邑县第八实验小学语文组全体教师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环节一:先导课】

  本次先导课由一年级(2)班的刘冰洁老师主讲,课题为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青蛙写诗》。

        刘老师准备充分,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课堂简洁而有力,扎实而有效。通过歌曲导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堂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节奏紧凑,是一堂高效、有序又不失生动有趣的课。

       

                         【环节二:评课】

  首先,刘老师以歌曲导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辨析秃宝盖与宝盖头的语言更是有趣易懂,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读准课题。 紧接着,刘老师巧用“雨”和“点”之间的联系,教识偏旁四点底及“点”字,顺而指导学生读好儿化音“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读出不同的雨声,读出青蛙的兴奋。教师良好的范读调动了学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在教学朗读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促悟。

        刘老师的朗读指导设计别出心裁,从读准词串,到读通句子,再到正确朗读课文,抓准难点,化难为易,层层推进。 刘老师非常善于利用文本创设情境,学生不知不觉间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梳理课文和提取信息。而在教师与学生的问答互动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了解“串”字的含义及用法,再由“一串水珠”回到文本,认识标点符号及认写“们”字,识字、语用和难点的学习逐层推进,过渡自然,水到渠成。 

                       【环节三:集备】

  听评课结束后,分年级进行集备。

       老师们有的在分享备课思路,有的梳理重难点,紧张的氛围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集体备课后老师对学生传授的知识点更多也更深刻,教学效果提高了,就能让孩子学起来感觉轻松,而且觉得自己在很短的时间里却能学到很多,学生从学习中就能找到一种成就感,从而也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集体备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了。

  集备能明智,集备能增效,我们既要埋头看路,也要仰望星空。我们相信在一次次的研讨集备中,课堂教学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从整体上提高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文字编辑 | 解莉莉

                        图片提供 | 解莉莉

                                初审 | 沈洪涛      吕继美

                                终审 | 郭增锋

阅读 5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