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艺术感知,寻找审美体验——2023年海南省中小学校美术教标培训活动纪实【四】

Leo
创建于2023-12-07
阅读 240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全面提高我省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我省中小学美术教师教标(新课程、校本课程、美育实施)的研修,2023年12月07日,已是海南省中小学美术教标培训活动的第四天。

专家讲座

主讲人:顾平

【主讲人简介】

        顾平,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画学研究》、重点项目《宋画创作的文化情境考察》、一般项目《两宋画院研究》等多项。主要著作有:《林风眠》、《皇家赞助与文化认同:南宋院体山水画风成因研究》、《美术教育学导论》、《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美术考古学学科体系研究》、《沚阜文存》、《中国画教育现代转型》等10余部,出版画册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第三届全国美术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等多项奖励。

【主题】

《“艺术感知”,如何助力审美能力的提升?》

  讲座伊始,顾平教授先用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来打开了讲座的主题。通过莫奈的《睡莲》与教师摄影作品,这一生动有趣的案例,让老师们理解了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在艺术创作和感受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到“艺术感知觉”的培养在学习与创作中的重要性。

  随后,顾教授通过一个齿轮图介绍了“知识、技能、感知觉”三者之间的关系,接着又从感知觉的生理形成过程、感觉与知觉的概念、日常感知与形象感知的区别等方面进行讲解,提出了“艺术感知觉”是关于艺术的感觉复合知觉参与的一种状态。在顾教授讲解的过程中,老师们改变了以往对于“艺术感知觉”单一的认知,关于“感知”层面的知识进一步得到了拓展。

  在讲解的过程中,顾教授根据感知通道的不同,又将感知分为了“知性感知”和“觉性感知”,并提出了觉性感知的理想境界便是“艺术感知”。为了让老师们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艺术感知”的形成过程,顾教授用一张“感性认知过程和理性认知过程”的图表,使得“艺术感知”的过程更为形象化地得到展现。随着知识越来越丰富,艺术越来越平民化,老师们也认识到,无论是作为创作者还是受众,除了“概念”与“逻辑”之外,应该找回自己的“艺术感觉”,只有在对美感对象的不断体验当中,审美感知觉才会逐渐建立起来。

  最后,顾教授分别从前的经验、嵌入的知觉、体验后的感受三个方面讲解了如何激活“艺术感知”,并告诉老师们可以通过“艺术课程”教学与“审美活动”感染这两条途径来提高自我“审美体验”。顾教授将“美育立方体”分为了“美育课程干预”、“美感体验活动”、“美感环境浸润”、“美育自我操行”等四个部分,向老师们讲解了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注意点,鼓励老师们让学生去感受艺术,联系生活。希望教师能够重视学生们“艺术感知觉”的培养,在体验艺术与品位经典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艺术感知觉与审美判断力,并成为受益于艺术的人。

  ..................................................

参观ischool海南微城未来学校

00:30

课程一览表

开放式教室

开放式课堂

摄影棚及设备

教师办公区

与校方交流

第四小组学员

学习心得花絮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第三小学 王萍萍: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今天有幸聆听了顾教授的《艺术感知,如何助力审美能力的提升》专题讲座,对我们如何提升审美能力以及美的觉悟提供了新的思路。艺术在人类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从个人还是社会的角度来看,艺术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对艺术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浅表层,而应该提高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提升对美的能力的敏感性,并运用在课堂中,实现美育的育人价值。

      美育之路漫漫,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任重而道远。

海南省儋州市王五镇中心学校 孙国贤:

     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只是相对不能的视角存在不同的观点。今天非常有幸聆听顾平教授《艺术感知,如何助力审美能力的提升》讲座,领悟到了艺术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艺术形式,通过让人们感知色彩、形态、情感和美感等元素来呈现,人们对美与丑、善与恶等价值观的一种表达方式。审美,就是一种个人或集体对于艺术价值和美感的评价与理解,是一种感性认识和主观体验,同时是文化、社会、心里等多方面的元素影响。

       顾教授言到,人最重要的本能是“感觉”,然而在知识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的感觉逐渐被知识所侵蚀,人们更擅长于依赖“概念”与“逻辑”去认识世界。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不仅以“概念”,以“逻辑”去认知世界,认知生活,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以“感觉”去有“觉性感知”认识事物。

      通过学习,我更深层次去明白了审美的体验,以艺术感知去助力审美能力的提升,激活艺术的美感。

东方市感城中心学校 罗小意:

      通过聆听顾平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艺术感知是一个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观赏艺术作品可以拓宽我们的艺术视野。艺术作品充满丰富的形式和表达方式,通过深入理解和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我们可以拓宽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其次,艺术感知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审美情感。美的体验和情感是主观的,通过感受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感,我们能够提升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从而引发内心的情感共鸣。艺术感知是一个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欣赏艺术作品需要我们主动思考,独立解读艺术家的想法和表达,培养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独立见解,并且能够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通过这样的思考过程,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总的来说,艺术感知是一个个人成长和视野拓展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欣赏和思考艺术,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内心的情感世界。

海南师大海口新海学校 丁楠:

      顾教授着重分析了“为什么很多人对美不敏感了”这一问题,从不同的艺术教育方式出发,解读出这一问题的核心原因是大家缺少了“艺术感知觉”。所谓艺术感知觉是感觉和知觉的共同体,它在审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欣赏艺术作品时最理想的状态正是依赖艺术经验并嵌入艺术知识,达到一种觉知的状态。之后顾平老师又分析了日常感知和形象感知的区别,对我们欣赏艺术的方式进行了一个纠正,正如他所说以往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总是会将日常经验带进去,忽略了艺术作品本身“形象”的感受,而我们所缺乏的正是依靠“感觉”进行形象感知。

      总的来说,这场讲座令我们获益匪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审美方式,对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海口市遵谭中心小学 王为庆:

      今天听了顾平教授“艺术感知”如何助力审美能力的提升?受益匪浅。顾平教授从人类感知的心理机制形成到如何激活“艺术感觉”,再到“审美体验”需要艺术美的标准作为参照,阐述了艺术教育中“艺术感知”的重要性。在美术课堂中,我们要围绕艺术感觉的核心,通过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不断提高。在如何提高“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顾教授列举:一是经典艺术作品的鉴赏。选择艺术作品要有丰富的美的信息,鉴赏过程中要重在感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感知作品中的美。从而用自己对美的理解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因此,“艺术感知”在美术课堂是非常的重要。二是学会生活艺术审美化。艺术参与实现环境的美化,是一个审美化的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个人礼仪表、居家空间等都有艺术美的预设和创造。处于这一时空中的人受到一种感染,实现一种美的体验,在渐进中提升了“审美素养”。学生只有审美感知提高了,所创作的作品才有生命,有人文气息,才能真正达到核心素养所说的文化理解。

海南省东方市板桥镇板桥中学 舒名扬:

      今天通过聆听顾平教授的讲座,领悟到艺术感知对于提升审美能力非常重要。有以下几点学习心得:

1.多元化的艺术体验:积极参观不同类型的艺术展览,观看不同流派的电影、舞台剧和音乐会,阅读各种风格的文学作品等,可以扩宽视野,培养理解和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能力。

2.学习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了解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学习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和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3.反思与讨论:观看艺术作品后,反思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与他人分享,通过交流和讨论来拓展自己的视角和理解。

4.培养敏感性:培养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感知能力,注意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构图、情感表达等元素,学会品味和感受艺术家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

5.尝试自己的创作: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如绘画、摄影、写作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技巧,提升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6.寻求专业指导:参加艺术课程或请教专业艺术家,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获得反馈和指导,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

  培训或许仅仅只是为我们指明一个方向,或者打开一扇小窗,但我们因之有了目标,看见了风景。而今,我们即将踏上归途,继续提升自己,服务教育。让我们以培促研,不忘初心,永葆热情,在培训研修的路上砥砺前行。


文字/图片编辑:丁楠

图片(部分):第四组成员、凌娇玉、李德芳、容春

审核:黄长春

阅读 24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