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本岛面积约5560平方公里,人口约430万,在以”万岛之国”著称的印尼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回顾岛上历史进程和演化,博杂而又富于偶然性,从而形成其迥异于众的宗教、人文和艺术风格。此次巴厘岛之行,幸得当地侨界长辈倾情指引,并狮城艺术家去芜存菁,使我等得以别开蹊径,一探岛上神庙之别有洞天者。
首先是这座位于京打马尼地区(Kintamani 又译“金塔马尼”)的Pura Ulundanu Batur
Pura意为“庙宇”,Ulundanu意为“湖”,意思就是“巴图尔湖神庙”。看到网上有把此庙与百度库Bedugul/Lake Bartan的”水神庙(Pura Ulundanu Bratan)”混为一谈的,在此以正视听,它们是两座不同的神庙。
巴厘岛民80%以上信奉巴厘印度教,其崇拜方式略不同于印度本土的印度教,神庙的建筑风格也异于印度教庙宇。上图是巴厘印度教神庙的大门,所谓“善恶之门”。石雕门柱呈直角三角形两厢对立,寓意善与恶两相对应;中间门扇只是简单的栅栏,诚然世人处事只在善恶一念之间。巴厘岛人生哲学已隐隐表露于此。
神庙各边均设庙门,并且从外庭进入内庭院也要通过这样的庙门,各门前都有守卫的塑像,个个色彩鲜艳、活灵活现。这是巴图尔湖神庙独有的,其他神庙的石雕像都没彩色。
进得庙门,看到庭院里有塔楼(Kulkul)
塔楼是用来召唤信众,类似中国古时的鼓楼,但是里面只置一劈开的木头。
各种高低层数不等、以茅草覆顶的塔(Meru):
塔的层数代表了所供奉神祗的品级,层数越高神的品级越高,最高者为11层(数了数,此庙最高的是9层)。
还有亭子(Bale)、厅堂(Watilan)。亭子较小型,由木柱、茅草屋顶、抬高的石雕基础底座组成,没有墙壁。厅堂较大型,用茅草或砖瓦做屋顶,是宗教节日祭祀时歌舞或民众聚集的场所,平时可作为仓储。
镀锌钢板屋面也是不错的选择。
巴厘岛原始信仰是多神的自然崇拜,日月星辰山水树木皆有神明。虽然印度教经过推广,它的神成为了主流,其他原来的神也不可偏废。我理解为“礼多神不怪,神多保平安”的意思吧。
围布这个黑白方格是巴厘岛最典型的图案,它代表了世间无所不在的矛盾对立面:黑白、阴阳、输赢、….而在此得以平衡共存。
Pura Ulundanu Batur最为神奇之处在于”庙中庙”,印度庙里还有个中国庙:
据我们侨界长老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中国公主嫁给巴厘国王,因想念家乡而求神明将她送回故乡,神明答应了但条件是她不可以半途睁开眼睛。结局当然是悲惨咯:公主半路睁开眼睛,结果就掉落云端,落在此地不得回返了。阿伯的故事姑妄听之,不过当地却也曾有中国女子嫁给当地土王的说法。
小庙里供奉着观音,至于为何叫“总铺公庙”,我尚未找到答案。
巴图尔湖寺庙建筑群是仅次于布撒基寺庙群(Besakih Temple 又译“百沙基母神庙”)的巴厘岛第二大寺庙群,据说也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我没有看到“UNESCO”的标牌)。不过比较小众,不在巴厘岛热门旅游路线上,除非有意徒步京打马尼火山可能会经过此地。
我们也在返回途中,顺便在网红景点咖啡馆休息,远眺京打马尼火山(Kintamani Volcano),吃好吃的炸香蕉。
下一站是著名的圣泉寺(Tirta Empul Temple),这个景点非常普罗,网上介绍一大堆。这里不赘述,直接上图:
就问为什么有些泉眼前人头攒动,有些又寥寥无人呢?原来是这些泉眼各领不同功效,因此祈福者必得依次一一经过,不然少求一样不是亏了嘛,所谓走过路过不错过是也。
巴厘岛民众的宗教信仰已融入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岛上寺庙之多有“一家一庙”之说。在第二天的猴子森林(Monkey Forest)和坎普罕山脊徒步路线(Campuhan Ridge Walk)上,也遇到一些颇具规模的寺庙。
这些寺庙基本上都由庭院、亭子、厅堂、宝塔等组成,判断庙级别就数塔的层数即可。
第三天去象窟(Goa Gajah/ Elephant Cave)
象窟景点包括石窟寺庙遗址、圣泉池和佛教寺庙遗址,网上介绍也很多,有说没什么东东不值得看的。但是我注意到景区里这个佛教小寺庙里的石柱
它已经完全地巴厘印度教化了,这种形式的石柱(Taksu)在印度教神庙中是神明下凡的灵位,在某些通灵祭祀仪式中舞者会有神灵附体云云。
接下来去古农卡威寺(Pura Gunung Kawi)。Gunung意为“山” ,即“卡威山寺”
这个寺的特点:它不是供奉神灵,而是供奉古代国王的。十个山体石凿壁龛供奉的是十一世纪Anak Wungsu国王及其家人,具体的背景介绍在网上不难找到,不赘述。
巴厘岛寺庙游的压轴好戏在海神庙(Pura Luhur Tanah Lot), Luhur意为“神圣的”,故此网上有说它是巴厘岛六大神圣寺庙之一,其实不然。但是“海神庙落日”真的很美,直接上图:
巴厘岛人信仰的印度教参杂了印度神、佛陀、原始自然神崇拜,是在长期的多种类文明传播、吸收中自然演化而成的。巴厘岛人民由众神眷顾,东西文明兼容并收、融会贯通,优劣、善恶、输赢。。。一概坦然处之。他们的宗教信仰、人生哲学从社会结构、艺术作品直到日常琐事无不时时体现。下一篇谈谈巴厘岛的人文艺术。
特别鸣谢:H.H.NG提供部分摄影图片;简老先生和公子不辞幸苦的地主之谊;邓老爷及太太上至庙堂下至贩夫走卒的交游之便和给予的艺术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