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学习赋能量,砥砺笃行促前进4

跟岗学习进入第4天,学员们都表示时光飞逝,美好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培训时间到了都久久不愿离开场地。

互相交流话成长

前三天研讨的主题是“整数乘法”和“小学数学知识全景图”,学员们都表示听的时候有所顿悟,但又没有完全领悟。今天上午俞老师提供平台,让9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并进行了答疑解惑。

俞老师答疑解惑时,以整数乘法为例,点明了知识的完整性,计算方法要会,但是如何会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去明白、去落实。

如:

1的口诀中要明白口诀的重要性、口诀的句式和节奏是怎么样的?

2的口诀中要学会编口诀,借助加法编,体会句式的变化,从而达成目标。

4的口诀中,从横着编到竖着编口诀。

整十数乘一位数中,口诀脱离了计数单位,体会多元与优化的关系,此时口诀成熟了,就会像原子弹一样有力量。 

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去整合整十数乘一位数和表内口诀。比较横式和竖式,体会竖式表达的优越性。

两位数乘两位数,要学会用完整的竖式记录过程,脱开理到法——从计算的意义到计数化。


谈到教学评一体化的问题时,俞老师提出教与学是一体的。教随学而发生,教学评是一体的,不可以分开的。

老师教的时候,学生有时两眼放光,有时不理不睬,这就是学生对老师教的评价。老师教,学生不会,老师不高兴,老师在评价学生。教的人和学的人在互相评价,但教的好与学的好是有直接关系的。

以此为契机,俞老师对在座的学员进行了师德教育。

俞老师还详细地讲解了面积公式推导如何教学。只会公式计算面积是浅显的,要学会让学生理解面积公式推导的前后联系。面积公式懂了,体积公式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长方形面积计算主要是工具的替换。用面积单位进行度量(拼一拼、数一数)→计算代替计数→面积单位的测量变成长度单位的测量。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主要是体会等积变形。在格子图中:从上下数面积单位凑一凑,再到左右拼一拼数面积单位,体会形状变了,大小不变的过程。以及左右拼的优越性在哪里。

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主要是通过建立关系来解决问题。充分建立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前几节课讲明白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就可以自主操作,自己选工具。面积公式通了,立体图形体积公式就省力了。


除法教学的惑与解惑

下午金师附小教务处主任吴新君以“整数除法”为主题,结合从教过程中自己的疑惑、学生的疑惑,分享了自己的反思、自我纠正过程,并详细地讲解了自己根据俞老师的种子课开始的课堂改革。

吴老师回忆自己六年前的教学疑惑,在除法教学过程中,感觉学生的错误率很高,为什么到三年级小朋友就特别容易错,总是在抱怨学生。在请教俞老师的过程中,得到的答案是自己没有教对,其实是很疑惑,甚至不相信的。吴老师将自己从“不相信,到半信半疑,再到深信不疑”的过程娓娓道来,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共鸣。

吴主任把《表内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小数除法》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何选材料,如何把材料立序,每一步都很关键。

在俞老师《种子课2.0》一书中提到除法教学的环节:

环节一:展现学生想法,形成讨论基础

环节二:展现思考冲突,引领深度思考

环节三:重温除法意义,体验运算记录

环节四:形成结论,体会成长乐趣

吴主任也以这四个环节为指引,让学生由不敢说,到敢问,再到理直气壮的问。

在《表内除法》一课教学中,吴主任提出:你认为除法竖式应该怎么写?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认知冲突。将竖式除法是在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剥丝呈现开来。

通过操作大磁扣,小磁扣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将一个十破成十个一,将一个百破成十个十。完成了大计数单位转化成小计数单位的过程。再总结:除法竖式中分1层写1层,分2层写2层,分3层写3层。突破了重难点,让学生的智慧自然流淌,学生不断地反映、表达、记录,如此循环,竖式除法错误率就很低。

最后引入《小数除法》的设计,个位有余,将个位数变成几个0.1继续平均分。完成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即教法的一致性和学具的一致性。让学生活明白,学明白,想明白。

最后吴主任对比自己六年前和现在的教学,六年前:让学生跟着做→模仿做→独立做,学生越学越难,越来越不思考。现在:让学生展现困惑→引导他们思考→他们会破解困惑,从而越学越简单,越来越聪明。

晚上小组成员聚在一起,对今天的学习进行复盘:为什么从前孩子没有疑惑,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变得聪明了?

我们要学会保护学生的童心,老师不能太满。把问题还给学生,问学生:你怎么办呢?你想怎么解决?老师说的太快,没有给学生留发展的空间,学生内心的明白,也会变得渐渐不明白。

小组成员一致感恩有这样的机会,进行学习和反思,踩在俞老师的巨人肩膀上,学习上“对”的数学。

图文:刘红、毛娅

审核:刘红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