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古文”之意  探“科学”之美——聊城闫寺实验学校开展“四 、四、六”教学模式优秀课例展示

闫寺实验学校
创建于2023-12-07
阅读 24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教学教研时。在这冬日暖阳的美好时节,为扎实推进“四四六”教学模式的学习与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3年12月7日,我校金玉娇老师和高洁老师分别执教了两堂生动有趣的示范课,全校语文老师与科学老师集体观摩了示范课教学。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节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的一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课文用简短的几句话,讲述了精卫填海的原因和填海的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对生命和大自然的认识,使人感受到中华民族面对无情的大自然时所表现出的顽强不屈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金玉娇老师以游戏看图猜猜猜与《山海经》这本书导入课文,带着孩子们了解了中华文化古籍,这样一改学习古文枯燥无味的现状,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自觉的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整堂课,金老师通过和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结合书本注释,借助课本插图等,以重点字为抓手,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逻辑将故事讲清楚,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关键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品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在展开想象说故事这一环节,学生们的回答既保留对文本的理解又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力,体现出新课标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金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通过梳理故事内容,根据起因、经过、结果串讲故事。这样不仅把课内外有机地联系起来,还扩大了教学资源,构建了开放的语文课堂,使新课标的精神得以体现。

  整堂课金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课堂氛围和谐融洽。在教学中,金老师通过读文章的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感悟精卫坚持不懈填海的精神。

风的形成

  为了在科学学科课堂上贯彻“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 的科学课改理念,提高科学学科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高洁老师用一堂生动的科学课,使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能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高洁老师以一首李峤的诗《风》引入新课,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都踊跃回答。

  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高洁老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

交流,碰撞智慧的火花

  课后,刘校长、陈蕾主任与各位听课的老师们一起进行交流点评,在充分肯定了各位授课教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的同时,也中肯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成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每一次展示,都是一种锻炼;每一次的聆听,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次的研讨,都是一种收获;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种突破。对教师而言,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

编辑:杜亚楠

审核:刘淑娟  陈蕾

责任:满学旺

阅读 24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