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班自主游戏案例】平衡塔

栀呜🌱
创建于2023-12-07
阅读 3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想象力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各种积木表现物体,表达出自己的思考。一煜和小伙伴们取来许多不同形状的积木,将小长方体积木等距离铺在地上,接着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开始垒高,这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们在搭建什么呢?

一、游戏活动过程实录

(一)搭城堡

一煜和宸灏一起去搬积木,他们边搬边说,今天要搭一个城堡。一煜搬来了许多小长方体积木,他把积木横着摆放了在地上平铺了一个地板,而且每块积木间都留着一小块距离。他把每块积木都放在间距的中间,不停地垒高。一煜在搭建中指挥宸灏每次拿几块,拿什么样的积木。搬来拱形积木当门,但是门一直立不住,她们讨论发现是地面有些不平,随后转移了一点位置,很快,城堡雏形出来了。

03:57

教师的思考:游戏中一煜能发现和体会到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体比较整齐、美观。能将积木按一定间隔平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组合垒高,可见一煜了解积木垒高易倒的特性,同时能有规律地摆放积木,呈现出作品的规律和美感。在游戏中,一煜和宸灏分工合作,一人搬运积木,一人搭建城堡,并每次拿取积木数量和形状相互对应,对数的统计有一定的认识,在游戏中,两个个小朋友积极和谐的同伴关系为接下来的游戏奠定了基础。

(二)搭一个又高又稳的塔

第二次游戏,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搬来了材料,这次有了更多的小朋友选择搭建高塔,彦宜几人用双排垒高和围合架空的方法搭建;一煜几人则是选择用圆柱体加木板架空垒高;圆圆她们选择使用小积木平铺垒高。一座座不同的高塔在一层一层地变高。不知是谁喊了一句:“你们在搭什么啊?”过了一会儿,这时我看见轩轩用自己的小手比对着搭建的高度到自己的哪里了。一旁的一煜用很惊讶的声音说:“你们都搭这么高啦!快,加油,我们要超过她们。”一会儿,就听静怡大声喊:“老师,你来比一比。”说着她就把我拉了过来,赶紧比了比,到哪里了?几人开心地说:“我们的搭比老师还要高了。”

00:57
00:57

教师的思考:在第二次游戏中,幼儿能相互合作,有初步的分工协调能力,与同伴也能友好相处,随后的交流分享中,探讨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开放思路、乐于分享,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作为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了解幼儿的困惑,鼓励幼儿遇到困难不放弃,懂的合作的重要性,共同解决,为下次游戏做好铺垫。

(三)初遇平衡塔

“来,我们同时放。”一句呼唤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见景赟拿着一个半圆环积木,对着钊馨大喊:“快点,我们一起放,这样才能稳。”两人同时慢慢靠近,然后将圆柱体果断的放了上去,发现没有倒塌,他们开心的鼓起了掌。可是刚一转身就倒塌了。

01:28

在分享环节,我播放了他们的游戏视频,请景赟讲述自己的游戏故事:“我和钊馨在玩平衡塔的游戏,我们同时喊放,把积木放上去,开始没有倒,后面又加了一些积木,堆高一点点就塌了。”

平衡塔为什么会倒?

轩轩马上站起来说道:“因为他们有重力,圆柱体受不住了。”

“因为太高了下面那个圆柱体撑不起了,就倒了。”静怡大喊道。

彦宜一脸认真的说:“把下面的底座加粗一点不就可以了吗?那么细,肯定会倒的。”

一煜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是他们下面那个圆柱体太高了,弄矮一点就可以了。”

教师的思考:平衡塔为什么会倒呢?这是“平衡塔”游戏开始后孩子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通过观察,小涵和辰辰在游戏中知道要同时放积木,说明他们对平衡有一定地经验,同时放上去才能保持平衡,但是只维持了几秒钟就倒塌了。通过讨论,孩子们对倒塌的原因做出了不同的分析,有的说太重,有的说底座太细,受力面太小,有的则认为底座太高了……在讨论交流中,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们面对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我没有给出最终答案,而是鼓励他们在下次游戏中继续探索。接下来,他们可能会通过不断的尝试来反复验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顺利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他们在游戏中进行探究式学习的体现。

(四)等重平衡塔

有了上次交流和分享的经验,孩子们继续了关于平衡的探索。两个人打着配合堆放着两边的积木,他们将最底下的圆柱体改成了一块长板,底座变矮了,他们在两头不停的堆着方形积木,一会儿,钊馨这边堆的更高了,可是很奇怪,长板开始往矮的这边倾斜,看着越来越高的积木,钊馨喊道:“我觉得不能再搭了。”可是景赟并没有听他的,依旧往上堆,不出意外,倒塌了。 

于是他们再次尝试,这一次,他们选择的积木不一样了。景赟选择的是不同的长方块、正方块和大圆块积木,钊馨选择的长方块和小正方块积木进行搭建。在他们搭建到一定高度时,长板明显的向景赟这边倾斜了,最后还是景赟这边先倒塌了。

03:54

“为什么我搭建的比她矮,可还是往我这边倒下去了呢?景赟提出

小小彭第一个举手说:“因为高的那边放的更靠边一点。”

“我觉得肯定是钊馨这边重一些。”

我顺着轩轩的回答继续追问道:“那他这边矮一些,为什么反而重一些呢?”

“他们用的积木不一样。”

梦琪站起来说:“肯定是景赟那个大圆片积木更大,所以更重一点。”

我接着问道:“那想要保持平衡,是必须要搭建一般高,材料一模一样吗?”

大家一起回答说不是的。

彦宜马上喊道:“重量一样就可以了呀。”

02:41

教师的思考:在第二次探索平衡塔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新问题:为什么平衡塔会往矮的一边倒塌呢?小泽认为平衡塔倒塌只跟高度有关系。通过观察讨论,孩子们给出了猜想---因为不等重,所以会倒塌。基于这个猜想,他们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两边等重就能保持平衡。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平衡与重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支持孩子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在分享环节帮助他们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关注。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引发了同伴的学习,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法可能会成为接下来游戏的重要内容。

(五)对称平衡塔

景赟和钊馨继续探索平衡的秘密。他们在底座之上加了一块长板,开始往板子两端放积木。景赟说:“一起平衡,一起放。”于是每次放积木时,他们两个人都会小心翼翼的同时往上放同样形状的积木。两边搭到同一高度后又加了一块板子,继续将两端垒高。金文在一旁看着他们,每当他们同时放上去成功后他就欢呼道“耶,又成功了一次。”他们好像完全找到了平衡点,继续搭建着,出现了第三层木板,在第三层木板上垒高时,他们每放一个积木都会马上跑开,怕平衡塔倒塌了。平衡塔没有倒时他们就会欢呼雀跃,异常兴奋。就这样,一个比他们还要高的平衡塔稳稳的屹立在那里。

随后,越来越多的小朋友也开始尝试搭建不同的平衡塔。

03:14

为什么我搭平衡塔总是倒?

于是,我将这个困惑抛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景赟一边比划着一边说:“因为它这个搭的太高太高了,所以就不稳。”

我纳闷地问:“那怎样才能让平衡塔又高又稳呢?”

静怡说:“我们可以让几个小朋友在旁边扶着。”

轩轩告诉大家:“我们用两个长板子在下面抵着。”

我接着他们的话说:既然这样,明天的游戏时间你们可以去试试,看看怎样才能让平衡塔又高又稳。

教师的思考:经过前两次的尝试和讨论后,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次他们挑战更高难度的平衡塔。他们运用前期的游戏经验,在同时放和等重平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称平衡的探索,学习到了对称平衡的原理,掌握了平衡塔能搭建更高的方法。通过自主解决问题、体验到的成就感给了幼儿莫大的鼓舞,这让他们继续深入游戏的意愿被进一步的激发。在一次次的探索中,他们不断改进,配合默契,敢于挑战,我被他们的坚持和认真深深打动。当看到平衡塔越来越高时,他们会兴奋的尖叫欢呼,感受自主搭建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如何帮助孩子们解决“风一吹就倒塌”这一困惑呢?我通过追问引发孩子们更多游戏前的思考,如追问:“怎样才能让平衡塔又高又稳呢?”这激发了孩子们更多的思考,追问越细致,他们的想法越丰富,游戏更有趣,更持久。u

(六)交叉平衡塔

有了上次搭建的经验,景赟和彦宜对平衡的探索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们商量着在上次搭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景赟先放了一个圆柱积木在地上,然后拿了一块长板放上去,他对彦宜喊道:“再帮我拿块长板子来”。彦宜赶忙从旁边地上捡了一个长板子递给他,他接过长板从另一个方向放上去,将两块长板十字交叉放在圆柱积木上。他们又拿来三个圆柱积木放在十字交叉的两端及中间。然后在圆柱积木上继续交叉放长板,在长板的中间放上大圆块压住长板。钊馨在进行调整时,景赟会小心翼翼上前扶住说:“让开,让开,你躲远一点。”在钊馨离开后,他也小心的放开手快速跑开了,在跑开时手不小心碰到了平衡塔,平衡塔摇晃了几下并没有倒塌,他们再次回到搭建场地,哈哈大笑起来。

03:33

这次的平衡塔跟上次有什么不一样呢?

景赟第一个说:“上次的是没有交叉的,这一次是交叉的。”

彦宜补充道:“这一次的感觉更复杂了。”

钊馨说:“这一次木板放的方向不一样了,却发现更稳了。我的手打到它了也没倒。”

听到即便钊馨回答后我立马问道:“为什么方向不一样,更不容易倒塌呢?”

钊馨:“因为中间有叉叉以后更稳了。”

景赟解释道:“我觉得就是交叉的这边有重量,那边也有重量,因为重量在平衡了,稳固中更稳定。”

彦宜:“我试过,中间交叉就是更稳一些。”

教师的思考:在本次游戏中,孩子们在原来基础上进行创新玩法,探索了更为复杂的交叉搭建来保持平衡,让平衡塔更稳固。游戏中,他们充分利用前期探索平衡的经验,没有像之前一样在长板上放很多积木块,而是用长板交叉,用一个大圆块压在交叉处,让它能更稳固。这个核心经验是孩子们在游戏中一步步探索,自主获得的。

于是,我进一步聚焦问题,进一步的追问,让孩子们发现交叉对称可以让平衡塔搭建的更高更稳。孩子们通过游戏、反思、再游戏的探究过程,一步一步的掌握到平衡的奥秘。观察幼儿、发现幼儿、支持幼儿、引导幼儿,这就是教师应当发挥的作用。

(七)终极平衡塔

有了前四次的探索经验,孩子们开始挑战终极平衡塔。几人商量计划后,开始搭建,景赟一边递积木一边说:“我们要撘的很高很高哦。”彦宜拿了两块圆柱积木,给了景赟一块,自己拿了一块,指着平衡塔说:“你放这里,我放这儿啊”。说完,他们同时将圆柱积木放了上去。平衡塔越来越高,他们已经够不着顶部了,钊馨提议去搬个梯子来,大家搬来了人字梯,景赟先小心翼翼的爬上人字梯放了一块长板。之后轩轩拿了一块圆柱积木也爬了上去,景赟连续两次提醒他说:“要放在中心点”,轩轩听从了他的建议,颤颤巍巍地将圆柱积木放了上去。很快,幼儿园的操场上就出现了一座庞大、美观、稳固的平衡塔,孩子们围着这个平衡塔高兴地欢呼,彼此分享者成功的喜悦。

02:58
04:31
00:27

教师的思考:通过多次的探索,我发现他们的认知范围不断扩展,计划性、目的性不断加强,思维水平不断提升。他们探索了平衡与同时放、等重、对称以及交叉对称的关系。他们在一次次突破原有经验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着深度学习。当孩子们的探索在自由自在的游戏环境中,有充足的时间,有机会去尝试每个奇思妙想时,我们就会惊喜的发现他们的智慧是带着光芒的。前期对平衡丰富的探索激发了孩子们的无限创想,一次又一次的实验,让他们对平衡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搭建过程中他们的合作、思考和讨论再次展现出惊人的力量。

二、活动价值及反思

关于平衡的探索,幼儿持续的时间非常的长,在这么长时间的探索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的兴趣是有增无减的。长时间持续的游戏使幼儿有机会不断深入探究和创造,发现了幼儿在探究中表现出的良好的学习品质。例如:在积木的倒塌时,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尝试总结经验,积极反思不断调整;在幼儿挑战多层交叉平衡时,我看到了他们认真、专注、冒险、合作的学习品质。在游戏分享环节,幼儿大胆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我看到了他们主动思考的大人模样。

阅读 3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