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中等师范生的芳华岁月

刀尖上跳舞
创建于2022-11-08
阅读 5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追忆芳华

00:00

30多年前,也有更早,还有更迟的,像我一样,初中毕业后,就考上了一所名叫中等师范的学校,完成三年学业,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

我的父亲是一位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师范教育学院的66届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任教,1987年 初中毕业的我,怀着一颗对父亲教师职业的敬畏,毫不犹豫地考入锡林郭勒盟师范学校。

岁月在脸上留痕,心已苍老许多。我的同学毕业后,大多数人回到了家乡的中小学校当教师。

曾经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今,大家都已年届不惑,有同学的孩子已结婚,多数人的孩子已上大学,上高中,大家的话题就是工作、工资,孩子、家庭。

大约从1983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一政策执行至1999年。

在十六七年的时间内,全国近400万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涌进了中等师范学校并不算高的门槛,然后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被撒在祖国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

我们这批师范学校毕业后,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

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们功不可没,说他们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

当年考入师范学校的,都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在那个大学录取率还十分低下的时代,考取中师的意义不亚于当今考取研究生,尤其是在当年城乡差别十分明显的情况下,考取中师的农村孩子们意味着从此跳出了"农门"。

首批初中上中师的学生在1986年毕业,自此之后,每一届毕业生中的大多数被分配到了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书,成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

工作的乡村小学,条件艰苦,几十元的微薄工资,有时还不能按月发放,他们却苦中取乐,无怨无悔。

每到考试出成绩季,传来了初中同学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想想三年前一起就读的这些同学都甚至不如自己成绩好,却考入让自己羡慕的大学,这样的命运反差,曾深深地剌激过每一个中师毕业生。

他们毕竟只有18岁,正是做梦的年龄,但梦提前终结,他们只能弯下腰去,做一块基础教育的垫脚石。

刚毕业时,就有教五、六年级的,而有些甚至直接被抽调上初中,那时,他们身材比学生高不了多少,年岁也大不了多少,完全就是大哥哥,大姐姐。

毕业4年后,又传来初中同学某某大学毕业分配到某大城市某大机关的消息,而自己,正在教室里当孩子王……

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就是当年的中师学校的一届届毕业生,是当下中小学讲台上的主力。不论工作成绩或大或小,中师毕业的老师,撑起了当下中小学教育的半个天空!

我至今认为,录取初中毕业生中成绩最好的学生读中师,是一种国家战略,是为了一代一代的中国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如今,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这批师范毕业从教的老师,他们的学生有的已成为国家重点项目的科研主力。

当年的学生长大,小有成就,在感恩于大学教授的谆谆教导之时,可否还记得当年的小学老师?正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这批中师生,让他们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

全国的中师生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师生,都有着相同的特殊心路历程:他们优秀,却走了一条平凡而清贫的道路。

他们在经过师范专业的养成教育和教师岗位的历练之后,一个个在业务能力上出类拔萃。

他们在教育的岗位上艰难前行,为国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把自己变成一支蜡烛,照亮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内心。

他们甘愿成为垫在金字塔最底层的基石!

他们认真从教,安贫乐道,每月拿着不高的工资,他们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好书,育好人。

他们或得以认可被重用,成为校长,教育名师,他们或恬淡虚无过生活,知足人生,多得学生爱戴。

他们以"桃李满天下"为一生荣耀!为此,我有理由向自己,以及我们师范毕业至今仍然在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人,致以崇高的敬礼!

即使,芳华已逝,青春不再,但我们问心无愧,因为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阅读 5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