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其道 悟其理 思已行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跟岗学习总结
茂名市福华小学 吴艳芳
时光匆匆,转眼两周的跟岗学习已经过去。本着“积极参与、主动融入、虚心学习、注重沟通”的跟岗学习原则,我认真观察、认真学习、积极反思。现将两周的跟岗学习总结如下:
一、润泽心灵的校园文化
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温度,漫步在每一层楼,欣赏着走廊文化,我惊奇地发现,每一层、每一处都有它独特的风景:除了安全、文明的宣传栏,还有老师、学生的绘画、书法、手抄报等作品。
有盘栽观赏区、动物观赏区、动物标本观赏区等,每一层转弯拐角处,都有一台钢琴,课前饭后,驻足在楼道间,你便听到悦耳的钢琴曲,优美而动听。这些舒适、优美的环境都让你感受到学校真正是用爱做教育,置身其中,你会得到爱的熏陶。
二、震撼人心的行为习惯
早晨,走进二小,看到值日老师和礼仪监督岗学生在迎接老师和同学们,他们会用鞠躬的形式问好,一句句“早上好”、“老师好”。课间见到老师或同学,他们会用“微笑”“招手”礼的形式跟大家问好,无不演绎着爱的教育。周一是全校集中升国旗。平时,当国歌响起的一瞬间,校园内外的学生无论在做什么,都会不约而同停下脚步,向着国旗升起的方向举起小手敬礼。而老师、饭堂阿姨、工人等也会停下手中的活,行注目礼。课前铃声一响,孩子们便会准备好课堂上需要的书本和学习用品,坐姿端正地等待老师来上课。
“以爱育爱,爱慧交融”,这是二小的育人理念,在这里,老师每天都在践行这样的育人理念:教师蹲下身来和同学们交流,用心聆听学生的发言,暖心给学生反馈,给予学生阳光和信心。
三、高质量高效的课堂教学品名校课堂文化
除了继续浸润在石雪纳导师的课堂,我还有幸听了一节华应龙副校长的课,四、五年级数学老师的常规课,另外,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南翔博士的“网络诚信 携手同行”教育活动、张微老师“父爱之舟”感恩文化课堂、刘老师的“不用种子怎么繁殖”科学课堂等。
不同风格的名师,不同类型的课程,呈现的是名师高尚无我的情怀,带给我的是思想火花的冲击和碰撞,心灵的洗涤和净化。二小的课堂文化是“生本、对话、求真、累加”,课堂上,老师注重学生的发展、成长,“教”是为了更好地“学”,老师懂得“勇敢地退,适时地进”,恰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带着问题时刻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通过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的思考层层深入,不断探究,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新知识,在不断的学习中累加知识。
四、从实际行动,践行“以爱育爱”的理念
什么是爱?爱就是教育。用爱心去呵护生命,用智慧去解决问题。爱能生慧,爱孩子所以有办法,定能生慧。
在二小,你可以发现,为了呵护孩子们的视力,老师设置了黑屏,不用孩子长时间注视屏幕,使得孩子的眼睛得到休息。
在二小,老师称学生为“孩子”,用心去呵护着。如:石老师课堂上观察到一位孩子因做错很多题而有不开心的情绪。课后,石老师过去安慰孩子,并耐心地辅导孩子,让孩子再次充满自信。
在这里,我听到了最真实的常态课,它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太多的花俏。
在这里,我欣赏到了最精彩的课堂,它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这里,我感受了最原始的爱,那是爱的瞬间,那是爱的暖流。
这次北京实验二小的跟岗学习在收获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名校教师的差距。作为教师,我应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努力向专家、名师学习,促使自己快速成长。同时,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我将继续努力将这些收获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
——跟岗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第四周心得体会
茂名市茂南第一小学 吴美红
问渠难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跟岗北京二小的学习之旅已结束。这一刻既是结束也是开始,结束的是跟岗的旅程,开始的是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学改革—教学进步。
跟岗二小的第四周,我一直在思考二小的教育为什么做得这么的成功?除了客观因素外,二小的哪些理念和做法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哪些做法能够拿回去就直接用?哪些做法还要结合我校的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
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核心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备品格——学会做人;关键能力——学会做事;价值观念——国家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文明素养、社会责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二小教育的成功离不开精彩的课堂、高效的课堂、以生为本的课堂和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因此,本周我想结合我的学习体会侧重分享二小“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的做法。
一、全员育德,打造育德课堂
德育工作是培根铸魂,在“以爱育爱,以慧启慧,爱慧交融”的理念下,实现全员育德。每一位二小人都要做到:情感共鸣(感性/有温度)+理念共识(理性/有深度)+行动共进(致行/有力量)。关注细节,育人无声;深挖教材思政内涵,有效落实课程育人。
下面以李老师设计的二年级模块整合Season为例。她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和《英语课程标准》,分析教材育人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确定模块的育人目标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祖国。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学会合理穿衣,养成良好习惯;通过第二课时的学习,学生了解部分城市,激发爱国情绪;通过第三课时的学习,传递爱心能量,培养社会责任感。其中,特别突出的是第三课时的实践活动是录制爱心电台节目My Favourite Season。
二小的课堂教学普遍始于以文本分析和学情分析为基础的目标设定,终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设计,打造育德课堂,实现全员育德。
二、以思佐学,以评致用
什么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课,以学论教、教学评一体化的课,以生为本的课......
下面我以马老师教授的M10 Unit1 Go to bed early.为例说说二小的课程是如何做到以思佐学,以评致用的。如,在Make predictions环节,教师提问:If you were the doctor, what would you tell him?发散思维,联系生活,丰富语言;学生同伴讨论,提出建议。又如,在Discuss and Learn环节,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新词,大胆表达,同时辨证思考,根据已知推理,表达自己独立的判断。在评价环节,教师也做到了以学论教、教学评一体化。如,活动8,师生共同完成Flow Chart的建构,梳理出主人公Sam的病症、缘由和医生建议以及所用语言,聚焦对“读”和“说”的技能测评, 教师同时使用Flow Chart这种结构化思维工具来实施评价。又如,在活动9的创编“医生和病人”的活动中,教师使用了对于学生“说”和“演”的技能测评来实施评价的。学生在创编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会在学生间进行巡视,了解学生对目标语言运用的是否得体,并注意记录学生的普遍语言问题,随后进行集体反馈。在表演对话环节,主要是通过“生生评价”来完成的。同学们使用评价标准2,对表演者从音量、表演、建议三个维度来评价同伴。在真实的课堂实施环节,对于持有不同评价结果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追问,询问他们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三、践行跨学科教学,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二小的课堂教学注重研读新课标,并与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对比,找出侧重点,在同一概念,同一学习点上,让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实现跨学科概念。
下面我以刘老师设计的五年级模块整合Making Doing Sports a Habit为例。教师对比分析《英语课程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找到了三个跨学科融合点。跨学科融合点一:认知运动能力,树立自信运动意识;跨学科融合点二:谈论运动能力,初步形成运动期待;跨学科融合点三:结成进步共同体,制定专项运动计划。通过践行跨学科教学,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培养了运动能力、运动精神和运动习惯。
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要聚焦核心素养,聚焦了核心素养的课堂必然是高效课堂。核心素养和高效课堂,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已经在路上。
遇见美好 追光前行
茂名市电白区第一小学 蔡小红
连日来浸润式学习,让我对实验二小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以爱育爱,爱慧交融,全员育德,双主体育人,学校以“爱”为基石,以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爱的艺术,让每一位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最美的团队
二小老师的团队精神特别是以老带新上令我钦佩。跟岗期间,正值“西城杯”和“凌空杯”比赛,老师参加比赛时,从备课、教研、试教、磨课......,学校领导和团队的老师们都会积极研讨,芦咏莉校长亲自为年轻老师上语文示范课,指导教研活动,还有平时的行政调研课,让老师们在教研路上越走越好。在总结会上,曾滢老师说:我们同组的老师各显神通,在她们的帮助和陪伴下,披星戴月的日子也很快乐。申晓老师说:在漫长的教育之路上,我是一只“小蜗牛”,周围的人们引导我,陪我踏过泥泞,欣赏沿途旖旎风景。德胜校区孙玮老师对我说:“年轻老师的成长,离不开二小老教师的传帮带,离不开每位老师的团结协作”,这就是传承和引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不只是教书育人,更是爱与责任的传递”。
最美的老师
在跟随导师前行的日子,我深切地感受到实验二小老师的责任、担当和敬业精神。星期一下午,我在王府校区听乔老师一年级的合唱团排练课,上课前,我了解到乔老师已经连上了7节音乐课,并且身体有点不适,但在将近两个小时的合唱课上,乔老师始终以饱满的精神,认真组织一年级小朋友上合唱课,从音准、节奏的练习到歌唱,从小律动到表演唱,耐心、细致,没有丝毫倦怠,我被她专业、灵动而高效的课堂深深吸引着,被她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感动着。我的导师李丽洁团长说,每位音乐老师每周18节课,还没包括每周三次社团课,每天早上七点多到校,晚上七点多才回家是实验二小老师的工作常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为课堂负责,为学生负责。我想,这就是以爱育爱所体现的责任与担当,这就是老师最美的样子。
最美的学生
一、文明礼仪之美。学校从低年级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礼节的认知和贯彻,学生知礼懂礼,老师首先做好了榜样。从每天早上进入校园,老师和值日生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的时候向每位同学鞠躬礼或招手礼“早上好”。校园里,文明礼让处处可见,一句句“老师好”“您好”,一次次鞠躬礼、招手礼,一个个灿烂的笑容,暖人心扉。
二、安静有序之美。音乐老师带领一年级小朋友去音乐室上课时,我惊讶了,才一年级的孩子列队如此迅速、安静、有序。再看校园里,无论是体育集队还是排队上下楼梯,井然有序;教室里,入室即坐,落座即静,舞蹈课、合唱课、体育课前,学生会把衣服外套叠好摆放整齐,小书包也摆放得整整齐齐;课间,学生也是轻声慢步,没有半点冲跑打闹的现象。
三、认真倾听之美。走进二小的课堂,你会发现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特别好,眼神跟着声音走。老师讲课时,全体学生眼睛跟随老师,认真倾听,这里老师讲课是不用麦克风的,因为学生听得仔细;当有同学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都会面向发言的同学,并会举手进行补充或提出质疑。
四、自信表达之美。星期五下午,我在学校大厅观看三年级主题研究成果:“码”上学成语,带着疑问,我随便找了一名现场学生聊起来,这名学生详细介绍了研究的内容、过程、成果以及下一步的计划,我惊讶于一名三年级学生的思维逻辑如此好:首先......,然后......,接下来我们准备......她从容、自信、大方、清晰的表达令我折服。再看每个学科课堂,学生们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自信大方,侃侃而谈......这就是学习最美的样子。
最美“月话题”
全员育德,“一月一话题”,二小11月话题是“诚信”。星期一,我走进六(6)班郑老师班会课堂,主题是《月话题“诚信”四部曲之“行动宣言与准则”》。 郑老师首先抛出问题:作为最高年级学生,提到“诚信”,你最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的是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方面进行讨论,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下来;接着,让学生为班级制定一条有关“诚信”的班规,再引用古今中外名人警句、书写关于“诚信”的名言或原创语句进行展示。整节课,学生在“诚信”话题的讨论、互动中得到认知和感悟:我们要以诚信立身,待人以诚,做一个诚信有礼的人。
课后,在与郑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一月一话题”是二小的特色活动之一,本学期,9月话题是“思辨”,10月话题是“法制”,11月话题是“诚信”,12月话题是“自律”,每个月话题的推进包含“概念”“古今中外经典与名人故事”“不同情境下的辨析”“我的行动宣言”四个环节。让学生在每个月的话题讨论中,通过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互动,加强对话题的认知和感悟,实现学、思、用的贯通和知、信、行的合一。
全员育德,全方位育人,让我感受到了二小的“大气、智慧、博爱、致行”。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二小”跟岗学习的心得总结
福华小学 李子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为期两周的“二小”跟岗学习不知不觉结束了。在这短暂的学习中,“二小”带给了我无数的感慨和体会,下面就我感受最深的几点来谈谈。
一、文明有礼、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
走进校园,一种洁净优雅的感觉随之而来。当我来到学校的教学楼、会议室、办公室、教室时,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整洁,雅致、又不失个性,学校的每一条走廊、每一面墙壁包括伟人雕塑、名人画像、主题活动图片、学生作品展、特色专栏,甚至是地下踩着的地板砖都无不体现特色教学的文化氛围。平时,走在校道上,同学们会微笑的向你挥手致意,他们对待每个造访的客人、老师甚至同学都是如此的文明有礼。每天早上上课前,班上都会有两个“礼仪生”在教室外面值日,对着每位同学和老师打招呼,我想这就是“二小”学生的礼仪养成的一个小环节,全班每个同学都有做“礼仪生”的机会,最终他们也都成为了“文明人”。
“二小”的师生关系是温馨和谐的,这体现在上课和课后的教育交流中。在这里,我几乎没见过老师责骂学生的现象,每当教育犯错的孩子时,老师都是很耐心的以私下谈话、谈心为主。我想正是老师这种温润的教育,才有了“二小”的文明,才有了“二小”这种互相尊重的和谐。此外,“二小”的同事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也是温馨和谐的。在这里,我见到了他们在工作上的互相帮助,有一位老师病倒了,同级的、同科目的老师都抢着来帮忙上课,最令我惊讶的是年级的行政领导也主动担任了生病老师的课程任务。
二、令人震撼的安静有序好习惯。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二小,看到了令我们心灵震撼的行为习惯。课前铃声一响,孩子们已经从容不迫地准备好了课堂上需要的书本和学习用品,坐姿端正地等待着老师。自课习课上除了“沙、沙、沙”的写字声,只剩下学生的呼吸声;下操场上体育课或者去功能室上音乐美术课,学生能做到快速排好队,整整齐齐的下楼梯,安静有序的到达上课地点;即使是早上的零点体育集训,学生也能做到有序不吵闹;中午在教室排队分饭、吃饭也很难听到大的吵闹声;就连课间,走廊上也很少听到喧哗吵闹声,更看不到追逐打闹。周一是全校的升旗时间,平时当国歌声响起的一瞬间,校园内的学生,无论在做什么,都会不约而同停下脚步,向着国旗升起的方向举起小手敬礼,一直站到国旗升完为止。总之,“二小”学生在校的行为画面是令人震撼的。
三、匠心独具的数学教学艺术。
1、注重情境教学,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更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素养。小学生年好动、爱玩、好奇强,在三十五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老师在引入新课时主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将学生带入一个个有趣的情境中,课堂充满活力。二小的数学教学中,极其注重将课堂还给学生。老师采用追问的方式,用一个个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课堂评价方式多样化,比如:善于思考的小朋友,眼睛真亮,会发现的小朋友,你真是一位小数学家等等。
3、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平时的教学中,二小老师会努力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自主获得数学知识,在操作中激起智慧的火花,进行发现和创造。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
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4、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笔记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小的数学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准备好课堂笔记本,尽量把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讲的和写的做好笔记。久而久之,学生的笔记习惯养成了,甚至大部分学生所做的课堂笔记的精细程度让人吃惊,老师有时也会抽查学生的课
堂笔记,这样的笔记习惯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
依托生本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广东高州师范附属第一小学 柯丽
十一月末的北京,天气越来越冷了,但我们学习的热情却从未冷却。每周的星期日都在期待着实验二小每周安排。在这个安排里,我们都在期待着有更多的活动可以参与其中,这也成为了我们进行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课堂展示一〕:
每个学期,实验二小每个班都会开展家长活动日,邀请家长到学校随堂听课,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11月29日,是五(6)班的家长开放日,我有幸也参与其中,聆听了刘鹏主任执教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
刘鹏主任以实验二小的主题研究内容——北京老字号的包装纸引入,先让学生对长与底相等,宽与斜边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进行猜想: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自己的猜想用文字写在学习单上,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讨论交流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进一步以问题串的方式进行追问:
①这里为什么不用25×21.5?
②我们还能在哪里看到这些图形?
③怎样在一个圆筒中剪下一个平行四边形?
④如果在三个相同的圆筒中剪出三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他们的面积一样吗?
⑤有三张包装纸的面积一样大吗?你有什么发现吗?
⑥有这样两个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他们的面积相同吗?
⑦请观察平行四边形,阴影部分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⑧变一变,你能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变得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这一系列的问题串把操作与理解公式推导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暴露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原型,引导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逼近知识本质,让学生体会到了面在体上,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要关注的是相对应的底和高。
〔课堂展示二〕:
按照周计划,将会由五年级的年级主任曹翰麟录制一节精品课。我也早早来到了精品录课室,等待一节精彩的课堂展示。
曹主任执教的是《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这节课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实验二小“生本、对话、求真、累加”的课堂。曹主任摒弃以往的以三角形面积入手的教学模式,把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先进行了梯形面积的研究,利用转化的思想,利用割补法,尝试将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基本图形,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把四个不同类型的梯形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来验证猜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在生生之间的不断质疑、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在这两节课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实验二小的课堂教学始终把对新课标中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解读放在首位,在把握学习目标和知识框架的同时进行具体的学情分析,寻找知识之间的关系灵活解决问题,体现了转化、化归等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由知识掌握过渡到素养落实,以基本数学思想、数学核心素养及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构建为主线,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跟岗学习 赋能成长
福华小学 温茂胡
时光匆匆,为期两周的北京二小跟岗学习结束了。经过这次的跟岗学习,我的感触甚深。在科学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会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巧妙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而探究的引入是探究活动的良好开端,学生就有了探究的兴趣。甄老师在上《我们知道的磁铁》时,用扑克魔术引入新知识的探究。因此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想弄明白的欲望。同时也会产生许多遐想。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也要在新课引入上多下点功夫。
二、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 我在未任教科学学
科前,以为科学学科就是教会学生科学知识。通过这次的跟岗观摩学习,我知道了科学学科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其探究的特征是:已提出或发现一个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能力并获得新知;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证据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重视合作式学习;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因此,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甄老师教学《磁铁有磁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以巧妙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很快以强烈的探究欲投入探究活动活动中气氛活跃。你一言我一语,述说自己的发现,认真做好记录。通过探究活动同学们获得了新知识。这知识不是老师传授给他们的,而是学生通过探究自己获得的。
三、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有幸参听了一节陈老师的科学课,让我感受良深。首先是学生精心准备的课前2分钟演讲,因为是以实验的方式展示,因此学生拍摄了讲解视频。她精心收集了资料,认真进行实验,清晰的讲解了过程,还提出了她的疑问,同学和老师也给出了对应的回答和点评。这个过程中,所有同学参与程度较高,都得到了应有的锻炼。课中,老师对课堂掌控能力很强,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老师的引导和组织都恰到好处,自然而然,还能给出及时的评价。老师的备课简单而充分,还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对果实种子传播的理解,连我这个来自大深山的老师都自愧不如。整节课,陈老师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四、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逐步养成长期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能倾听别人的发言,叙述自己的发现,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爱在细微处
——如何落实在课堂
茂名市福华小学 朱加华
从一粒种子开始怎么长成一棵高大非凡的树,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华应龙副校长一堂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为孩子们种下了一棵数学的种子。种下的不只是数学的种子,种下的是好学,好问,好探索钻研的种子。
曹主任的数学课和主题研究课提供了一个让孩子们探究,思辨,总结发现的过程。张老师的语文课,高老师等美术老师的美术课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空间,让孩子们这颗种子不断的向下扎根,向上成长。这就是二小所有老师教育理念的魅力,一切从孩子出发。
我跟我的导师交谈过这个话题,我说怎么可以做到这么细节,这么深入,问题这么的有针对性,每个环节可以挖的这么深刻。我想把我学习的这些思维用到我课堂上。怎么去走进我们课堂。如何把上周的总结落实到我自己的课堂上呢?
一、年级“框架”+“要点”的研修目标
1、大框架:一到六年级孩子的成长阶段的了解和美术课本研究,结合新课标,整合的学习任务,加工设计,做到每年级衔接。
2、年级研究:掌握每个年级阶段任务,列出任务表,孩子们应该掌握的年级任务。
3、大单元设计:核心素养内涵表现价值和学生学习任务,落实学生学习经历,作业评价。做好课后反思。
4、一节课:每节课的任务,关键点,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经历,课与课的衔接,作业的理解和点评。
结合新课标,将资源进行筛选,汇总,整合,加工,设计能让学生知识迁移的活动,探索学生思维发展的途径。借教材的情感脉络提升学科素养。提升兴趣,独立创作,感受美美与共与各美其美的文化。
二、 那如何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勇敢的退呢
1、空间: 对话的空间,思维的空间。
2、问题串的设计。
好的问题设计可以提供给孩子们更多思考的空间,如何做好问题设计呢?
(1)是否可以唤醒孩子们的经验,他们的想象,他们的感官感受。
(2)是否可以提供多角度的思考。
(3)是否可以有证据的去验证。
三、设定学习目标
想做好问题设计,要熟悉教学任务,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简单的,我们往宽度,厚度去深挖角度知识点。
2.学习目标高的,远的,难的,我们循序渐进引导启发。引导孩子们找出关键点,贯通点,创意点,不断地启发,层层递进。引导孩子们不断观察,对比,发现,分类,做好笔记总结。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发散思维,用简洁也美术语言去评价,表达。
比如: 听了王老师一节画连环画的美术课,他用比较式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探索更好的方式去表达。所以一节好的美术课不只是孩子们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还是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探索自我的精神。 曹老师的主题研究课,目标比较高,远和难,他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非常有耐心的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探究,去创造,去表现。这个过程培养了孩子们的团对合作,耐心果断,探究,钻研的精神。
所以要呈现一节好的课,需要全体老师的努力。实践是一种突破,讲述是一种升华。倾听是种碰撞。思考是一种内化。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才能做出好的一节课。
四、美术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1、每个年级在开学前做好一个学期的学生学习用具清单袋子,统一购买,学校保存。有利于孩子们都能体验一节好的手工课。
2、课堂考勤,课堂作业完成度,课堂表现,课前两分钟,个人展览都作为学生学期末的总成绩。每个学生作品在学期末拿回学校,补充完整作业,再整理成册,设计好自己封面,作为展出或者班级交换欣赏。可以激发他们对待美术课兴趣和对待自己作品的保护欲。让他们更加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3、学生个人展览由学生和家长组织,装裱,学校提供场地。展出时间为期一周。学校提供画展集萃长廊长期展出学生个人展出后赠送给学校的作品。提高成就感和自信心。
4、平时作品展出分楼层和年级,低楼层是低年级,可以展出有教育性,引导性的作品,比如王府校区会展出有趣的文字,学生在当中又可以学习文字或者数学游戏。还可以分主题展出各种类型的作品,比如民族文化,摄影作品,书法作品等等。细润无声的滋养孩子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