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促成长  深思笃行促提升
——湖南省2023年小学科学教改研讨培训会学习心得

马雁玲
创建于2023-12-07
阅读 33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日里柔暖的阳光照遍大地,举头凝视,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躺在阳光下,全身感到一阵温暖,然而,你的精神上是否真正拥有着温暖的阳光呢?

        当然,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发中心主办,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协办的湖南省2023年小学科学“新课标理念下之‘四维高阶’体系构建”教改研讨培训会就是我们潇湘大地科学教师们的暖阳,它带来的热烈色彩,将我们整个精神世界渲染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

  在宽敞明亮的湖南宾馆三楼大会厅里,美丽优雅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发中心副主任、教育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孙袁华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了本次会议强大的专家阵容及为期两天的培训安排,让我们对于后期的学习了然于心,又充满期待。

  首先,是领导致辞环节。

        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郑豪杰致欢迎词,表达了对莅临会议的专家学者的感谢及对与会人员的欢迎。郑社长还介绍了教科版科学教材建设情况,尤其是表达了在党和国家对科学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进一步打造科学教育共同体,进一步推动科学教育政策落地落实的思路和举措。郑社长希望各方加强合作,协同共进,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贡献更多力量。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敏简要介绍了湖南省近几年在科学教育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优秀成绩,包括加大高校对接中小学科学的力度;再次强调了科学教育对国家、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也进一步重申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湖南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郭荣学代表省教育学会对本次盛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本次与会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对省教育学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真诚希望今后省教育学会能为小学科学教育事业做更多的事;真诚祝愿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领导致辞环节后进行了隆重的赠书仪式,领导们首先给湖南省十四个市州的科学教研员赠送了《STEM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合与创新》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反思丛书》,并表示会后会给每一位参会人员赠送一份。感谢教育科学出版社给与会人员带来丰盛的精神大餐。

  接下来,上干货……

专家主旨报告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教科版《科学》主编周忠和为大家带来了《好奇心、教育与创新》的主旨报告。

        周院士通过达尔文和“当代达尔文”威尔逊的成长历程为大家分析了为什么要关注好奇心;并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好奇心是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创新又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好奇心;也告诉我们科学教师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不要让过分功利主义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周院士报告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去完成课堂目标的同时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这也考量着一个老师对于核心素养目标的精准把握和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其实,好奇心与创新也是一种新课标理念下的核心素养进阶,我将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学以致用。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林长春在他的主旨报告《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与科学教研员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中从五个方面解读了2022年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亮点;并给科学教研员支招如何提升课程的领导力。虽然是给教研员支招,但是也不妨碍我们一线科学老师“偷师”啊!其中,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路——以解決课堂教学问题为目标、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课堂观察为手段和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就是我现在迫切需要应用在日常工作和课题研究中的,看我抓重点是不是抓的很准呀!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张敏的《珠联璧合:小学科学课程发展湖南式样》给与会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张敏老师带领其团队以“科学+创新”“科学+STEM”两种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式样,来深度破解基于科学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发展体系建设缓慢,标志性成果不足不多的问题。这两种课程发展式样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工智能、自然科普与科技创造发明有机整合;并在课程实施方式上,在原有的探究式科学教学中融入项目化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在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中急需的模版范式,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大致思考到了一种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课题开展模式,静待后续的验证吧。

  教科版《科学》副主编、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教育部科学课标修订组成员喻伯军的主旨报告《实施素养导向的教学评》让我们从教学实例中理解了核心素养四维高阶培养的方向路径和必要性。

        主旨报告后我就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改变运输的车轮》与老版教材中《轮轴的秘密》的对比向喻老师请教,喻老师简明扼要的为我解答了心中疑惑,并指出了以后如何上这节课的方向。

  教科版《科学》编写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史军的《理解植物学的几个关键问题:从生命演化看植物学》主旨报告,给大家带来了了解植物学的不同视角。

        我从中获取了很多新知识,也复习了很多植物学专业知识,还获得了一种“既不躺平也不内卷”的别样心态——无所谓低等与高等,甚至可以说蓝细菌更不是低等的,它不改变不是也躺平了35亿年;人类却为了生存不停在变;所以找好自己的位置,努力就好。

课例展示及课例研讨篇

  “高高在上”的专家主旨报告让我们受益匪浅,“接地气”的教学课例也让我们耳目一新。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黄思思的“新课标理念下之‘四维高阶’体系构建”教科版科学教材优秀课例展示:《太阳系》中我们体会到了如沐春风的舒适和高阶思维——数据分析、信息化建模等在科学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黄老师超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当然还有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孩子们的认真主动、思维敏捷。

        喻伯军、孙江波、张好、张敏、黄思思的专家研讨环节更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本节课中随着实践活动的逐渐建构,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提升了一个新台阶。

  上海市四川南路小学自然学科教师夏志骏的上海科学教改课例展示:《水的污染与净化》带给大家一个紧凑实效高的模拟实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课程范例。让大家深刻体会到真实情景下的工程设计、实施、验证、改进、再实施、再验证的完整流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评价表的设计,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非常适合学情。

        史军、丁素平、陈盈、洪霞和夏志骏的专家研讨环节更是让我们鞭辟入里的了解了本课在落实高阶四维目标中所做的努力,并收效明显。

学习分享及成果分享篇

  株洲市芦淞区何家坳小学科学老师、兼职科学教研员周海兵从《借网络研修大平台 建教师成长共同体》的角度向大家展示了六年的研修路和团队情,不仅分享了个人成长还有团队提升,从研修人数的增长,到研修和教学质的飞跃。

  邵东市城南小学科学教师、教导主任尹祥鹏以《一个草根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为题生动展示了他从草根到省级科学名师的成长之路。其中跨学科的创新发展是我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怀化市沅陵县鹤鸣山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组长田长松就《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情景化小学科学评测》与大家分享了深入感悟新课标的背景下通过命题引领教学评一体化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提升的促进。田老师的敬业、激情、不断学习提高的精神也是我学习的方向。

  娄底市涟源市湄江镇长春联校校长刘喜平从《小学校、大课堂,新梦想》的角度,用栩栩如生的一手资料向大家展示了团队的力量,和利用本土资源做出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性。

        对于本土资源的利用和发展的眼光等都是我需要学习的重点。

  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鹅秀小学校长李丹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STEM教育序列化课程的创新实践》让我受益匪浅,边听边学边反思,我们的课题研究开展需要进行更为细化的研究,并需要能够形成一定的规律性。

政策解读篇

  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科学教研员张敏对《湖南省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指导意见》、《湖南省义务教育小学科学作业设计指南》进行了政策解读,对《2023-2024学年湖南省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竞赛活动》进行了赛事解读。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对科学核心素养目标深刻领悟学习的重要性,及现今国家质量监测和省科学命题的方向转变,更突显了四维高阶目标的重要性,并给我们一线科学老师指出了教育教学的方向。

听课篇

  看我们求知若渴的眼神……看我们听的多认真……

  花有阳光,美娇艳;鱼有流水,戏水欢;渠有活源,清如许;人若学习,耳目清。

        为期两天的培训,听者专心致志,言者意犹未尽。

        虽培训学习结束了,我们却承载着满满的收获,并且这些心得和收获将指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正确前行。

筹备篇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事前的筹备和计划,感谢主办方、协办方和承办方。

合影篇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希望成为光、散发光的我们,在培训间隙,围着“光”迟迟不散,希望能珍惜这来之不易靠近光、追随光的机会。这不,周忠和院士、喻伯军老师、史军老师,张敏老师等已经成了我们大家合影“台柱”了……这就是我们大型的追星现场,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美景篇

  享受学习的时间是快乐的,享受美景时间也是快乐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当然,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大型赠书现场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你觉得呢?

  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如果前期没有养分的积累,不会形成花蕾,就没有鲜艳的花朵;如果没有前期的学识积累,不会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就不会成为优秀的人。我们需要沉下心来,不急不躁,慢慢吸收养分,等待春天来临,我们就能如期娇艳盛放。让我们“乘风而进,破浪前行”,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

阅读 33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