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成果评定与转化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创建于2023-06-04 阅读920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管子·权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复句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北京槐树与槐园

    北京三千年的建城史,八百年建都记,国槐算得上是生物界里的“世袭贵族”。它作为行道树,遍布坛庙园林、街巷村镇。

京城槐园

    北京市朝阳区平房乡东五环路以东,占地约1098亩,也就是约73万平米,差不多是玉渊潭公园的一半大小。

槐树,一种根植于华夏大地的原生古老树种,也称为国槐、家槐。

    对于槐树的栽植,自古有之。《山海经》中有“首山其木多槐;条谷之山,其木多槐”的记载。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这些地区已大量生长了槐树。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完整记载了种植槐树的方法:要与麻子一起下种,可以“胁槐令长”和“为楮作暖”,有利于树木“亭亭长直”。

高大的槐树木深受古人喜爱

    《国语》中记载: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他还下达了一个命令:犯槐者刑,伤之者死。可见其爱槐之切。古人爱槐,便大量栽种槐树。两汉魏晋时期的洛阳,遍种槐树。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作《槐树赋》:“唯中堂之奇树,禀天然之淑资。超畴亩而登植,作阶庭之华晖。”曹植、挚虞、王济等魏晋京洛名士也都写过《槐树赋》,曹丕写过《槐赋序》,盛赞槐树的美德。西晋左思《三都赋》载:“疏通沟以滨路,罗青槐以荫涂。”这说明,当时无论宫廷或城市道路两侧已遍植槐树。

隋唐时期,都城更是广植槐树

    唐代郑世翼所作《登北邙还望京洛》中“青槐夹驰道,迢迢修且旷。左右多第宅,参差居将相”便是印证。唐代的长安槐树被称为“有君子之风,坚硬、正直,荫盖广阔”,又因槐树极易存活,遇暴雨狂风不易倾倒,便成为最早“官方”选定的行道树之一。之所以能得到唐朝“官方”认定,这是因为槐树侧枝少长势快,自然成为行道树的主流树种。



宋代《本草图经》

    有关于槐树的记载:“槐,今处处有之。”到宋金时代,槐树做行道树仍有所见。长安的大街称为“天街”,由于有槐树夹道,又名“槐街”。

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

    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生长百年以上的古树已进入缓慢生长阶段,干径增粗极慢,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

村头那棵大槐树

    外出求学,想家时亦常会想起这棵老树。当回家的时候,老远就看到村口的大槐树了,也就知道家就在前面不远处了。

     工作中去过不少地方。发现很多农村地区都在村口有一棵老树。

槐树环抱的乡村

    花放时节,乡村如海,香气醉人,是最美的乡村。槐叶细碎,阳光洒下,很清丽,很美。特别是秋天,满树叶片,一片金黄,黄灿灿,无一点杂质。那种美让人震撼,胜似春花。

李白赞槐花

院后门前次第开,群芳谢尽独登台。

能穿玉串妆村舍,可采鲜花作食材。

雪色凝脂迎日月,娇姿含露净尘埃。

依稀仍记家乡树,美好童年入梦来。

阅读 92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