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句号,是冒号!

——写在教学比武后

浮生若梦
创建于2023-12-07
阅读 36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安化一中    张叶青

大雪至,冬意浓。是终结,万物藏;是伊始,静候,万物长。

——应节气之题记

写在开头,是满满谢意

       第一次参加县教学比武,诚惶诚恐,所幸乐见其果。顶着“劳模”的称号接受着大家的祝贺,长达近两周的消化与琢磨,内心仍旧是千头万绪却又似毫无头绪。作为一个默默坚守讲台,满足于“乡村女教师”头衔的我,沉淀过后最先涌上心头、时时铭刻心头的,绝对是感谢。

       感谢学校领导给予年轻教师的机会与信任,那是聂校长百忙之中赶在“出征”前最后一次磨课时的叮嘱,有压力却更是动力;感谢教务处俞老师源自政治敏锐触感的磨课建议、雷老师的细心照料、年级组孙老师的临行安慰;感谢熊老师的全程陪同,比赛前一晚仍熬夜替我雕琢导入语,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听课、评课,完善教学过程、考究每一处衔接,高屋建瓴的点拨、温软有力的安慰,声声入耳、入心;感谢同龄人中的智慧锦囊夏老师,总在鼓劲、总在支持、总在竭尽所能替我把关;感谢热情热心的吉老师,哪怕是饿着肚子,都还在为我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感谢小妹妹刘老师,疲惫的车程过后还要为我奔走送资料;感谢漂亮大方的陈老师让我以最美的样子迎接比赛;感谢我亲爱的、有爱的、给力的一中语文团队……还有最美好的遇见——黄老师和2317班的同学们。

感谢,我亦是一中人!

        三年求学路,最青涩的模样在百年学府徜徉、成长;六载摸索行,最诚赤的教育情怀在千年学府淬炼、蜕变。特等奖,是一中教学理念落到实处的明证,是一中语文人群策群力、扎实落实集体备课的成果。而于我而言,这个节点,是句号,感谢所有关切与付出,感谢反复挣扎撕扯下不曾放弃的自己,感谢那些苦思、苦搜、苦熬过的漫漫长夜。这个节点,更是冒号,身处优秀的集体间,与优秀的人同行,理应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虽不及“千锤百炼”,一篇课文数以十次的磨课经历于我而言最是珍贵,反复的磨课、研讨、修改教学设计,清除了诸多此前教学上的困惑。文笔笨拙,撇去各种琐碎的课件删改过程,姑且针对教学目标说说自己赛后的一两点感想。

       一、对接高考,整合单元

       当初赛课内容的选定很是随意,仓促之间几分钟的事儿便决定了《芣苢》《插秧歌》联读。原因大致如下:一是2018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要求写“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主题演讲,所以确定内容为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劳动光荣”。二是因为本单元三课六文中,两首诗篇幅短、理解难度不大,学生大多都能读懂诗意、赏析手法、品味情感。三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大势所趋让我确定联读形式,而且我曾在2021年安化县第一教研区域教学研讨中做过尝试,近期在对《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中亦有落实。所以,教学经验让我明确了一点:群文阅读更能提升学生对比阅读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

       但是课堂如果只是解读两首诗歌,那容量太小,没有最大限度发挥45分钟的课堂效力,所以最初的教学流程在“诵读明诗意”和“比读品诗情”之后设置“联读悟哲理”的环节,在落实教材文本赏析之后加入一首契此的《插秧歌》,让学生在体会“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写实与现实之后,超脱于劳动之上,收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善思与巧思。最后,礼赞本单元其他课文中的劳动模范,撰写颁奖词。

       然而,自认为较完善的兼顾了教考衔接、落实了单元整合的教学设计,在两次磨课之后,被我的智囊团们一致认为“悟道”环节不管怎么调整位置,与文本解读的割裂感太强,必须换掉。几次讨论后决定暂时将它放到课后作业的环节。悬着这第一大坎,姑且如此,迎来了我的重大节点——全组听课。


      二、重视文本,合理互动

       首先是关于文本。曾经我在高三复习时跟学生讲得较多的解题方法就是“重视文本,以文解文”。可是在日常教学中,到底如何教才是重视文本?教到什么程度才是讲透了让学生能够“以文解文”呢?在四五次的磨课“折磨”后,我似乎慢慢找到了答案。

       最初的所有教学设计都是建立在学生的新鲜感上,也就是说这个文本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我内心对文本也是很重视的,渴望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让学生充分的解读诗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凝练成文、礼赞劳模。教学引导中的我也是充满激情与热情的,竭尽所能搜肠刮肚组织引导语、串词,激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欲。第二大坎紧随而来——赛课班级大部分已经学过了所选内容。这就意味着我的教学内容必须重新定位成第二课时,空白下的犹豫不觉在和熊老师的吐槽与咨询中渐渐消散——将教学重点放在拓展上,考虑增加大单元比重。

       冥思想来尚可行,步步践行方知难。得知内容不再“新鲜”,备课组内的老师纷纷友爱助攻,他们赶紧浅略的上完第一课时让我再去试课。可是抵不住心态的悄然转变。不知是担心学生不再有新鲜感驱使下的认真与专注,还是自己反复重复之后的疲惫,亦或是小心翼翼太过在乎听课老师的感受,在接下来的试教中,熊老师犀利地指出我的“老油条”教态:任务式落实教学环节、解读流于字面、轻视文本、教者与文本无法达到情感的共鸣。她说:“这诗的美感我无法从你的课堂上感受,那青青草原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女子不美吗?那一家人的合力协作,靠劳动创造自己所能创造的美好生活的品格不美吗?......你要沉下心来,重新好好的解读文本,自己首先读透并认可文本中的劳动之美、诗意之美、人情之美。”至此,我再次将自己清零,眼中有“文”,心底有情,重视文本,回到最初捧起干净整洁的新书的状态,去查阅两首诗的各种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札记与反思。

        其次是师生互动。某种意义上我反感且反对“热闹”课堂,歌词有言“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课堂的“狂欢”虽不至于衬出学生的“孤单”,可我骨子里总认为那样的热闹是流于形式的。亦如“肉体与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课堂中学生也应当是肉体与心灵总有一个在活跃。比武课势必要考虑学生肉体与心灵的参与度,可是如何设置这个互动呢?第三大坎难上加难。

       这一坎幸好只是一个人的内耗,听从夏老师的建议,不急于询问大家伙的意见,而是自己在反复面对电脑说课、改串词的过程中推敲,到底在哪里需要师生互动,需要学生表演?在深味过无数个凌晨两点的寂静后,终于找到一个能说服自己的插入点——“田夫抛秧田妇接”,诗中有大量的动词,而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在我自己的模拟中感觉到它的沉重与辛酸。

       “抛”与“接”是一次劳动的接力,亦如体育竞赛中的团体项目接力赛,近距离的对接尚且经常出现掉棒的失误,那么田间的劳作、隔着一定距离的接力又如何能做到百分百的成功呢?那就让学生表演这一句吧,有了情境的模拟体验,学生总结出我所预设的答案——“一抛一接之间,展现的是夫妻二人的默契,稳稳地默契之下更暗含着长年累月的重复劳动。”便是水到渠成。

        第二处互动尝试是方言译诗。杨万里的诚斋体最突出的特色便是“擅用口语,浅白流畅”,我便决定让学生用方言翻译“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用生活中的语言去解读诗歌,自然而然理解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魅力,在人间烟火气之外有“问而不答”与“答非所问”的矛盾,更有在田间奋战的农人不可抗拒的“生命之重”与苦中作乐的勤奋乐观。

       三、恰当的情境,找到师生最舒服的模式

       前方捷报传来,一中人稳摘数学特等奖(之后的地理亦如是),如此,语文人倍觉“亚历山大”。成功经验之中有一大亮点——大情境教学。如此,“乡村教师”迎来了我的最后一道大坎——落实情境教学。

       我不擅长情境的把控,自我认知上也并未完全接受大情境教学。在推崇情境教学的浪潮中,(限于资源匮乏)我所看到的绝好的课例不多,更多的大情境教学反而给我框架之感,缺失了语文应有的温度。可是,既然是磨课,那就抓住机会勇敢尝试吧。

       行动的矮子撑不起勇敢的心,两天的折磨仍旧无法让我“守得云开见月明”。无奈之下起了跨学科学习的念头。地理老师王老师的“大气的作用”(门外汉的记忆)一节,恰当的情境竟然让我瞬间变成学生迷妹,在最后的课堂小试阶段我居然全对。有了这个好印象,我便开始将大情境融入我的教学设计里面。

       时间慢慢,却仍是我追不上的步调,第一次大情境试课已经是11月20日。一次、两次、三次.....情境对文本的架空、诵读环节的缺失、学生对于分数的欲望导致的混乱......新的尝试挫败感尤甚,而今反思、剖析,当下熬完无数个夜陷入自我怀疑的迷茫的我,在听熊老师的评课建议时是“一脸懵,大脑空”的状态,像极了陷入浓雾之中的loser,连最基本的常规教学内容都无法落实。竭尽心力帮我磨课的团队战友们开始帮我做心理疏导,如何想象他们是怎样一边承受着自己的付出可能付之东流的失落,一边安慰心态崩盘、止步不前的我。

       也是在那天晚上,我收到了熊老师的消息,她说:“记得你高中的美文《任尔东西》,大概是这个题,我深信的你的才气与悟性,从不怀疑。”虽不具备恩师所说的才气与悟性,却潸然泪下,因为这一份悠悠岁月中的“记得”带来的感动。师恩深重,言传身教,十六年前,她是我所想成为的人;十六年后,她与我并肩同行。在老师的身上找到自己的方向:站上讲台,做自己吧,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状态,用自己的速度慢慢向她靠近。


       反复肢解重构后的设计:

       第一大坎——课后作业“悟《插秧歌》之道”换成“仿照《喜看稻菽千层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抓住典型事件塑造人物的方法,塑造我们生活中的‘劳动之星’,撰写人物通讯。”

       第二大坎——落实文本,共情研读。(落实诵读、比读、吟唱)

       第三大坎——互动环节,抛秧苗、方言译诗。

       第四大坎——缩小情景,创设“安化县劳动模范颁奖典礼”情境,结合俞老师的建议,加入感恩节的元素,礼赞身边的劳模乡村教师唐上君、抗疫医生皮勇、脱贫致富典范邓超芝。

写在结尾,是满怀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我不优秀,却庆幸自己立足的这片教育沃土,并与无数优秀的人同列,深深扎根,汲取养分。

      一百多年前的风雪,为孔圣庙的银桂画上句号,历史记得它;一百多年前的风雪,更是冒号,从此多了一个年轻的姿态向金桂靠近。

     年轻的人儿呀,只顾向下扎根,向阳生长。一路耕耘,静候花开。

      

       时间无声,感谢所有相遇与美好!

       无数个昨天,是句号,是冒号!

阅读 36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