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有暖阳,求索在路上。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及国家和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学前教育教研员队伍建设,提升教研员专业素养,充分发挥教研员对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支撑作用。
2023年12月4日,我县有幸赴上海市参加《协同·创新·增效:新时代教研员队伍蓄势与赋能》活动,能有机会聆听到专家专题讲座、观摩上海市优秀幼儿园以及优秀教研员及园长经验分享交流等,本次培训的内容非常实用,涉及面也很广,从教研工作到保育教育、课程建设再到心理健康教育等等,从宏观理论到微观课程,专家们理论结合案例,讲解的非常到位,收获颇丰。
第一天首先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的李召存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当前政策背景下幼小衔接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析》主题讲座。 李召存围绕“知识观基础及其实践路径”、“儿童观基础及其实践路径”和“发展观基础及其实践路径”三个方面,阐述了知识观基础及其实践路径的重点在于等级性知识观与传统模式下,提前教提前学的实践做法以及自身认知的知识观及其实践路径。
他提出,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发声的机会,使他们的行动力量有施展的空间,是解决儿童观基础及其实践路径的关键。李召存从发展的连续性、全面性、协同性三个角度,阐述往前看和往后看的幼小衔接贯穿幼儿的个人成长史,全面入学准备与适应教育体现了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各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
最后,李召存针对幼小衔接的实践路径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建议。他强调,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我们不仅要看到发展的阶段性,更应该看到发展的连续性、全面性和协同性。希望通过增强幼儿园和小学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幼小衔接的效果和质量,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幸福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紧接着来自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学前部主任蔡志刚以《幼儿基于证据的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强调了依据“证据”对实施教研活动转型、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的重要意义,提出基于证据的教研设计与实施的十大步骤,并结合案例的形式生动呈现与解读了幼儿园开展基于证据的教研活动全过程及背后的思考。
蔡主任还提出基于证据的教研——集体运动目标达成情况判断分析,创设“预设”和“自主”两个运动场景,进行现场观察和数据采集,然后分成三个环节,分别对运动、认知和社会性三方面的达成度和男女教师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最终依托教研,改进实践。也明晰了区域运动中自主性的价值,更好的培养了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满足了其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12月5日下午,上海市教委学前教育教研员贺蓉作《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故事与启示》专题报告。贺蓉主任通过三个生动的课程案例故事,围绕课程领导力的内涵、课程领导力提升面临的挑战等问题,从赋权教师、激发教师内驱力等方面分享了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策略和方法。
课程的选择要基于问题、背景和价值,能够体现课程的独特价值,课程的系统架构能够有机融合,发挥整体功能,有效支持儿童的意义学习。
接这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副教授李琳作《<评估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的评价与改进:基于ECERS-3量表的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李琳教授对ECERS-3量表的背景、内容结构、观察类型与评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量表中的师幼互动评估指标进行了梳理,以其为基础分析实践中几种不同层次的师幼互动水平,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并基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价值导向,对师幼互动自我评价探索进行了展望。
12月6日上午,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幼教科研员汪光珩作《行动研究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应用》专题报告。汪光珩主任从起源、优势、界定、特点等方面对行动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并基于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模式的程序,借助实际行动研究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只有充分了解教育行动研究法的步骤,才能有效地利用行动研究法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行动研究法的产生及应用为教育问题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研究者若有效利用行动研究法,无疑是掌握了教育有效研究的利器。但教育行动研究还需教师提高能力,加强理论建设的同时加强与同事、专家学者的联系。教育行动研究法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
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主任、副教授左志宏作《<评估指南>背景下幼教师资质量的提升》专题讲座。透过《指南》,我们应该按照教师队伍质量的评估要求来进行反思,对于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质量该如何提升?我们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该如何着力去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质量?
左志宏教授结合视频案例深入解读了《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教师队伍指标,围绕持续关注基点——师德师风,牢牢把握生长点——专业知能,努力突破卡点——专业伦理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
12月5日上午,兵分四路现场观摩了上海市徐汇区宛南实验儿园、上海市闵行区龙茗路幼儿园、上海市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中国福利会托儿所4所幼儿园,并现场聆听4位名园长的经验分享交流。
走进几所幼儿园,被他们的园所文化还有孩子的游戏状态深深的吸引,幼儿园的整体环境,走廊中的作品展示、随处可见的户外活动材料等,墙壁文化都感觉很丰富。班级中的小环境,区域材料、种植园地以及幼儿作品都各有特色。教师们充分利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和走廊合理安排,布置温馨舒适。孩子们自主选择游戏的伙伴,与同伴合作游戏,既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与灵活能力,又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挑战及创造的乐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在玩中学习与发展。幼儿的游戏为孩子一生种下幸福的种子,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幸福的种子,每颗种子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每一次学习,都会有新的风景涌入视野,都会产生新的思考和行动,也为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化提升积累经验。不同的园所文化,同样的教育情怀,通过这次的外出的观摩学习,不断内化于心,让自己在专业素养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在之后的保育教育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
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
采撷归来,芬芳同享
让我们一起成为
专业化程度高的学者型教师
笃志前行,虽远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