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展风采,共聚一堂话“双新”
——记海口市第一中学“凤凰杯”暨“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建设历史组教研活动

李成兰
创建于2023-12-06
阅读 74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2月5日,南国初冬却天气颇为舒适的时节,海口市第一中学“凤凰杯”暨“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历史科教研活动在焕然一新的201教室如期进行。

  今天听课交流的有来自海口市各个兄弟学校的历史同仁,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双新背景下的课题教学。学校黄文莉主任也前来指导。

学校很重视此次活动,早早约来各方专家共聚课堂,特别是海南省历史教研员吴永青老师,共同关注我校双新建设。

活动在翁丽霞老师热情幽默的主持中开始了。

第一节课是郭兰霞老师带来的《中古时期的亚洲》。

海南省教研员吴永青老师、海口市实验中学许敏老师、海口市第一中学历史组长等各位专家老师们在认真聆听。

郭老师从一本书《极简亚洲千年史》导入新课,凝练的一句话引人思索。

本课内容较多,郭老师注意整合教材,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基础部分放手学生梳理整理,教师着重引导分析文明的特征和影响,详略得当,分析透彻,让学生能透过表象,领悟本质。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引导得当。

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先总结方法,再具体动笔练习,让学生心中有数,不惧各种题型。

开放性试题是历史高考的难点,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困难面前唯有不断尝试和磨炼,才能不断提升能力。

郭老师选取“三兔共耳”的文化现象,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在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中,逐步理解题意,明白作答方向和思路,再到动手行文,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二节课是李昌利老师带来的《中古时期的欧洲》

李老师以思维导图导入新课,有助于从整体上构建单元知识体系。

教学中围绕有关中世纪的重要史学观点,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逐步展开,层层剖析,重难点突出。

李老师任务设置富有新意,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思考,融会贯通。

课上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后与会专家老师们对两位年轻老师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许敏老师点评:两位老师的一轮复习课高效、有度、有序,在教学中注重以问题引领或任务驱动的形式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及思维的开发,帮助学生化解疑难点,开拓学生思考的宽度,让学生在历史感悟中不断积累历史学科素养与思维。许敏老师建议在高考备考中需注意关注时下学术界主流观点,不断更新教师专业素养。

卢妮老师点评:两位老师注重教学设疑,抛出史学家观点,让学生在辨析中提升对中古时期世界文明多元性的理解,并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对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认知。卢妮老师认为两位老师在史料的选取与运用方面非常好地践行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且有效地实施了大单元主题式教学,切合了当下教学改革与高考考查的新方向。

唐政虎老师点评: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历史细节创设问题情境,层层剖析,在同伴交流中提升认知,在师生共情中感悟历史,整个课堂充满历史味,助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可持续性。

吴永青老师对此次活动及两位老师的课给予的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积极进取、追寻进步、不断突破个人教学瓶颈的干劲与精神,历史教学需不忘初心,勤劳耕耘。

课后吴老师进行了专题报告《聚焦关键问题解决的历史课堂教学》,她以《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为例,以简洁清晰、通俗幽默的言语讲述了如何提炼单元关键问题、如何立足关键问题实施大单元教学、如何理清历史的逻辑以彰显历史学科的魅力,让在场的老师们收获满满,感悟良多。吴老师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需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必备品质,一是大历史观,能够贯通古今中外,具备世界意识。二是求真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领悟历史对当今世界的启示,为老师们未来的教学策略调整指引了方向。

每一次相聚,都是满满的一次收获,这份难得的收获缘于上课老师的倾力付出,缘于与会老师的精彩点评,更缘于我们每一位历史同仁在新课程新课标下孜孜不倦的追求!老师们,下次见!

阅读 7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