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国家2022版课程标准,研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深入探讨“数量关系”在数与代数领域的价值,2023年11月30日,赵震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昌盛园小学,以“新课标视域下的数量关系教学”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实操课堂共研讨
工作室成员、昌盛园小学焦晨静老师讲授《倍的认识》一课。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从数量上作比较的情形无处不在。在认识“倍”之前,学生已经有了“比大小、比多少”即比“差”的知识经验。而如果遇到用“相差数”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我们比较两数量差异的需求时,“倍”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准确思考与把握,焦老师创设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比较”情境。景区A超市矿泉水10元一瓶,景区外超市同样的一瓶矿泉水才卖2元;景区B超市可乐12元一瓶,景区外超市才卖4元。景区内的A超市和B超市,哪家超市更贵一些呢?孩子们被这样的冲突激起了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已进入情境角色中的孩子们,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方式一探究竟。 再聚焦到比较两数的关系,虽然都是相差8元,2元变10元,现在一瓶的价钱可以买原来的5瓶,现在是原价的“5倍”;4元变12元,是原价的“3倍”。从“倍”的角度去分析、去比较,A超市显然比B超市更贵一些。以上的教学对孩子们来说,不是完全被动接受“倍”的概念,也不只是单纯地传递知识结论,而是引导着学生去思考“倍”产生的必要性,是引入“倍”的概念的一条新路径。
理论讲座促提升
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赵震老师以“新课标视域下的数量关系教学”为主题做专题讲座。赵老师先介绍了新课标下数量关系主题包括哪些内容,即“运用数和运算解决问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探索规律”、“字母表示数”、“式与方程”、“正比例、反比例”。接下来,赵老师对怎样认识数量关系进行了讲解。数的基础上才有数量和数量关系。“数”具有主观性,是人对度量结果的生成;“量”具有客观性,能够被人所感知。“数量关系”主要是用符号(包含数)或含有符号的式子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数量关系”主题重在培养“四能”。
讲座过程中,赵老师聚焦“倍的认识”一课对焦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针对数量关系主题教学的大背景、数量关系教学背后的核心素养目标、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课堂环节目标的落实等切实问题引发了老师们深入而明确地思考。结合以往“三次画三倍”的课例实施经验,赵老师提出了自己新的建议。参与活动的老师也积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质疑和见解,老师们畅所欲言,研有所得。如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老师如何做好数量关系主题下的教学,我们还在研究的路上。
知无涯,学无尽。赵震老师为工作室成员发放学习书籍《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叮嘱各位老师加强学习,以书为友,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勤于思考,广泛积累案例研究经验、扎实内功。
最后,作为曾经工作过12年的地方,赵震老师和工作室成员一起参观了昌盛园小学校史馆,感受了昌盛园小学浓厚的百廿历史,目睹了学校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历程。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研讨是最美的风景。此次活动,老师们分享着,收获着,快乐着。在赵震老师的引领下,工作室成员们在数学教学之路上立足专业素养,研究课标,深读教材,不断探索,辛勤耕耘,携手共进,努力做好数学教学的点灯人。
编辑:焦晨静
审核:赵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