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署巷社区:小“板凳会”发挥大作用    多方联动实现水自由

专署巷社区
创建于2023-12-06
阅读 321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专署巷社区科技局家属楼小区建成于1998年,有6层住宅楼1幢、独院3家,共有居民45户,150余人。该家属楼位于圣鼎国际西侧巷道中段的高台上,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该住宅楼的4层相当于一般楼栋的6层,加之近几年自来水用户不断增加和圣鼎国际西侧供水主管网老旧等原因,水压一直上不去,4楼以上居民甚至要用锅碗瓢盆储水才能维持正常生活,苦不堪言。专署巷社区把解决居民用水难的问题列为今年的头号待办事项,积极倾听居民呼声,寻找破解办法。

解决问题第一步:齐心选举配强业主委员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解决这复杂的问题,没有得力的团队,就难以解决和落实。在老业委会负责人的提议下,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电话通知、张贴公告、微信工作群、“板凳会”议事平台等方式,广泛向业主进行宣传,为业主委员会选举工作打基础、做准备,让小区业主及时了解选举业委会的动态。同时在小区动员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热心居民,充分调动业主参与委员会选举的积极性。经过近3个月的准备,多次召开“板凳会”,最终选举了以党员为主要成员的业主委员会,在后续的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解决问题第二步:多方勘察查找“病”因

  今年4月,社区积极与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先后多次实地勘察,确定了水压低的原因就是:进水管道过细和管网漏水,同时预先制定了3套方案。第一是从西侧高台上的党校家属院引进100米左右主管;第二是从北侧专署巷引入120米左右的主管;第三是从圣鼎西侧垃圾处理站附近的主管网上延长80米左右,接入小区进户管。3套方案确定后,社区积极联系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业主委员会和业主代表,利用“板凳会”议事平台向业主说明3种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势,在耐心细致的解说明后,居民们都选择第三种效果好、费用低的方案。同时还通过“板凳会”商议了以居民自筹作为资金来源。方案确定后,社区督促自来水公司做了详细的预算,确保不跑冤枉路、不花冤枉钱。

解决问题第三步:多方联动协调解决问题

  有了预算,到底能不能再便宜?自来水公司能不能补贴?这成了居民关心的问题。为此社区工作人员和业委会成员积极与自来水公司对接,在居民能负担范围内压缩预算,最终商议45户居民,每户600元,确定了改造方案。

  价钱谈好了,资金来源在哪?没有钱怎们办?经了解,该家属楼的维修基金已经在之前的维修中使用完,只能动员居民自筹。5、6层住户缴费特别顺利,1、2楼就有些困难。在动员过程中,新选举的业委会成员通过耐心细致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出“走断腿磨破嘴”的招数,终于解决了资金问题。

  资金有了,道路不让开挖怎么办?联社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和业委会通过与区市政局、区住建局、自来水公司、圣鼎国际住宅物管会等多番协商,确定了对路面伤害最小的顶管施工方法,并承诺积极修复破损路面。

  9月3日,施工开始了,经过紧张的6天施工,居民实现了水自由,自此“水压低”问题彻底解决。居民也给社区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本次多方联动解决居民问题,是全区“街巷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是注重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业委会重要作用发挥的体现,是小“板凳会”议事发挥作用的大平台,更是居民与社区、与相关行业部门“双向奔赴”的可喜结果。下一步,社区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倾听居民声音,在为民服务中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真正做到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推动基层治理更有效能、更有力量、更有温度。

阅读 32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