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特殊教育学校冬春季常见传染病小课堂

小吴同学
编辑于2023-12-06
阅读 16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春季冷暖空气交汇,天气多变忽冷忽热,适宜多种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而人体尚未适应温度的变化,抵抗力降低,因此冬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下面介绍在这个季节里几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大家掌握了就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哦。

01   新冠

新冠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新冠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 3 天内传染性最强。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预防新冠的方法包括接种疫苗、多通风、出门戴口罩、避免接触病人,不适及时就医等。

02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为1-4天,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C)、咳嗽、咽痛、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可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呕吐、腹痛、腹泻,多见于儿童。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流感患者一般预后良好,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肥胖者、以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应及时就诊治疗。预防流感的方法包括接种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病人等。

03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已知的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在季节转换的时候,比方说夏季转到秋季,或者是秋季向冬季转换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局部、短暂的聚集性流行。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潜伏期为2-3周,主要的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到2周。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如果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04  诺如病毒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天发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儿童多见)、腹泻(成人多见)。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诺如病毒可以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易在集体单位引起聚集性疫情。

如何预防冬春季传染病?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污染手部和周围环境。2.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居家每天一般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雾霾天应减少开窗) 。3.少聚集,在冬春季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要前往时尽量佩戴口罩。4.多喝开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5.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增强自身体质(雾霾天应减少户外活动)。6.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相关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易感人群可通过提前接种疫苗进行预防。7.一旦感染冬春季传染病,患者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采取住院治疗或居家休息,期间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待不具传染性后再恢复上学、上班等日常活动。

作为老师,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和病因追踪与登记工作。发现自己或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时,及时上报就医,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居家休息,避免参加集体活动,避免在传染期内在岗或就学。

阅读 16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