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素养落地:表现性评价何以可能》
听杨婷教授讲座颇有感触

金硕美篇屋
创建于2023-12-06
阅读 7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国课程目标改革经历了三阶段,第一阶段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是双基,第二阶段三维目标阶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后进入核心素养时代。

课程内容分三个板块展开

从4C到5C经过一系列迭代,英文首字母表示,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四种素养不分先后,5C在4C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文化理解与传承。基于世界视角会有很多共同性,那么每个民族文化底蕴根基问题是产生差异的一个关键点。

从4C到5C,素养究竟是什么呢?

杨老师与学员的互动中提到很多关键词: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德,品质……

素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能被证实的能力,我国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还加上了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核心仍然是关键能力。

两种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教学观是对知识的再现和复述,第二种是对知识的考验与运用,项目化学习基于待解决的问题,典型的素养导向的教学观。第一种属于一种浅层的学习,第二种属于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很多方面的能力,而现代教学观就是把知识加工成素养。

因此,提倡素养不等于轻视知识。解读怀特海的话,用知识去做一件事只是一种理解,另一种理解是头脑中的武装,可以说头脑中解决事情的铠甲武器多了一点。

给学生一种确定性的东西来面对不确定性的时代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通过快问快答:老师们都选C选项,引出科目四一个老师,科目三评价你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些什么

表现性评价与解决问题很相似,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实践,一个是形成能力一个是运用这个能力

表现性评价是要把这件事做出来。落实到教学领域,要学生呈现出来什么。

想要评素养,就要去真实的场景中去看

一个联合国面试的经历: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教、学、评于一体的活动,反过来回顾教授的话,都强调一种真实经历,课堂中模拟的情境也是一种真实,比如让学生模拟一场话剧,这里的最大的难题是怎样架构教学而不是讲知识,所以表现性评价的本质是“知行合一”。

学习结果很重要,活动的第一步就要设想可以考到学生的什么素养,所以学习结果是前置的,素养目标确立之后,再想怎样去实现目标,所以评价量规是一把尺,一杆秤,评价的打分指南,最后确立表现性任务,核心就是基于问题的项目

“这个(教育)系统中的成功者并不是因为这种文化才成功的,通常是克服了这种文化才成功的。”

阅读 7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