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思中收获,在行动中成长

——读《小创客养成课程——造物者之歌》有感

_猫猫🐱
创建于2023-12-06
阅读 3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书,不拘泥于手中捧着的一叠纸,

它是一条思想的长河,

行走的指引。

好书如画,阅读如歌,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

一、为何读

    阅读不仅是我们幼儿教师获取知识,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探寻自我、追寻自我,丰富内心世界,重塑精神品相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用源源不断的泉水去浇灌润泽孩子们幼稚的心灵。

    依托本园绘制好的阅读地图与阅读路径,此次我分享的阅读主题为“造物者之歌”。“造物者之歌”有三篇精彩的内容:《跳水池诞生记》、《敲敲打打的花木之约》、《哇!神奇滑梯》,我选取其中的一篇《敲敲打打的花木之约》进行分享。

二、“所读”变“所知” 

    首先,我们一起简要地了解这场花木之约。它分为设计花架、制作花架、优化花架三个部分,幼儿围绕生发的问题,在自主探索中建立了一条系统化的学习路径。

    PART1设计花架

    了解了花架样式的多样性后,孩子们开始尝试设计花架样式,引发了新的问题。

    问题一:我们要做一个多大的花架?韬韬从班里拿来了直尺。靠墙竖立,测量高度;然后把尺子横放、对齐地面一端,但发现尺子太短,不能量出完整长度。豆豆拿来一直记号笔,在直尺量出的长度末端画了一点,然后从画点的地方开始继续测量。两人用这个办法,很快测量出场地的长、宽、高,并记录下来。

  问题二:我们要设计怎样的花架?第一次计划时,幼儿尝试用相关经验去思考、解决制作花架的问题,但缺少统筹安排、合理统计的能力,因此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进行了二次制定。合理规划、制定计划书,能将设计图、材料的准备要求、使用的工具、分工进行了详细安排和区分,更好地理清项目流程。

    PART2制作花架

    幼儿开始根据计划制作花架,初次尝试造物的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急需解决。

    问题一:花架外框木板长度不够,应该如何拼接?他们发现采购来的木板需要2块拼接在一起,才能达到预测的花架高度。在拼接木板时,他们尝试了不同的方法....

    问题二:在拼接过程中,分不清钉子和螺丝。韬韬拿起一个螺丝,反复用锤子钉了几次都没成功。感叹:这个钉子也太难钉了吧,都钉不进去!你这个不是钉子,是螺丝吧,这才是钉子呢!浩哲边说边拿起一个钉子给韬韬看。分清了螺丝和钉子,孩子们用钉子来拼接木板。

    问题三:制作三角形屋顶,发现固定是个难题。花架框架制作完成后,开始制作三角形的屋顶。孩子们发现,三角形有三个角,比其他形状难固定。通过反复试错的方法,寻找固定的方法。

    问题四:对照设计图制作,发现实物无法与设计完全相符。在制作花架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许多与设计不符或无法根据计划来实施的实际问题。他们尝试灵活调整计划,以保证花架的顺利完工。

    PART3优化花架

    手作花架使用一段时间,孩子们发现花架上的玻璃吊饰有损坏和破裂的现象,边上还出现一些垃圾和废纸屑,这是怎么回事呢?

    豆豆:可能是弟弟妹妹走过这里,不小心打破的。

    吴峥:大人把雨伞放在这里,不小心碰到,就碎了。

    丹丹:有些小朋友会乱扔垃圾在这里。

    师:那我们怎么来保护手作花架不被大家破坏呢?

    浩哲:我们可以做个牌子,放在这里提醒大家!

    豆豆:对,还要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垃圾。

    于是,孩子们来到每个班,对小朋友进行现场讲解,告诉大家在观赏花架时需要注意的事情,也请小朋友回去也能和家人沟通,一起爱护手作花架!针对原来的吊饰不牢固的、易破损的情况,孩子们提出要换牢固、耐碰撞的吊饰,防止再次破掉。

    此次“手作花架”以工程制作为主,融合了科学、数学、技术、艺术等学科领域内容。生活中的一件物品,引发了幼儿的深层学习和探究。为了打造他们心目中的花架造型,幼儿调研花架样式、实地测量花架大小、设计花架样式、制订花架制作计划,并在不断实践探索、调整中,提升制订计划的能力。幼儿始终围绕着建造过程中生发的问题,解决一衍生一再解决,建立一条循序渐进的、系统化的学习路径。幼儿努力思考并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始终保持热情的探究兴趣,遇到问题坚持不懈,最终实现了造物的愿望。

三、“所知”化“所思”

    “手作花架”课程故事中,教师在鼓励、支持孩子实现想法的过程中,实现对信息的提取、加工、链接和运用,获得自主的学习,实现经验的自主建构和自主提升,从而培养了幼儿的“4C核心素养”。这是我们通过阅读所了解的核心内容,而将“所知”化“所思”,是让课程变得富有生命力的关键。作为教师,是其中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进行如下的深度思考:    

    1.教师需要具备好奇心。我们需要越来越关注孩子、关注孩子间的交流、行动,在课程实施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师需要具观察力。能在孩子游戏的现场捕捉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做出价值判断。

    3.教师需要具决策力。用适宜的理念,将孩子的兴趣、想法、需求,转化为幼儿可具身感知、可深入探索、可多元表达的活动。

    4.教师需要具欣赏力。欣赏孩子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想法。学会放手、退位、赋权,把更多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不设限的成长空间,促发孩子更有意义的学习。

    5.教师需要具支持力。基于孩子的兴趣、经验、困惑及内在需求的支持。如我们通过持续观察,根据孩子的学习方式不同提供帮助,将孩子遇到的问题渗透于区域中、生活中、游戏中,通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帮助孩子进行经验的梳理和延伸。

四、“所思”而“所行”

    掌握了以上关键的课程素养和特质,我们方可尝试与行动。但由于幼儿年龄的特点与能力限制,我们可以先尝试“家庭创客”模式,再逐步过渡到幼儿园中的创客活动。

    首先,建议家长在家中开辟一个家庭创客空间。家庭创客空间指可以开展创客教育与实践的场地。根据实际情况,客厅、书房、阳台、杂物间都可以作为家庭创客空间,甚至餐桌也可以作为创客空间。

    其次,过程中,建议家长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与个性特长的发展,注重实践过程的体验。儿童好奇心强,爱动手,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开展家庭创客教育有很好的现实基础。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收集器材,准备工具,一起动手体验,在愉快的氛围中实现“做中学”,培养孩子的知识与技能,感受创作的乐趣,积极地分享成果。 

    最后,在前期幼儿在家中的经验积累和铺垫下,依托主题背景下开展的活动,举行亲子创意手工活动。比如大班主题活动《机器人嘉年华》,在主题推进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通过感知、体验、表达、表现等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机器人的特点,积累关于机器人的感性认知。家长与幼儿一起设计未来的机器人,尝试探究功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感受及机器人和人们生活的关系,产生对科技的兴趣。活动中,家长与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从构思、画图到动手,在灵巧的双手下,原本被遗弃的“废物”一个华丽转身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模样,成了不可多得的“机器宝物”。

     后记: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真实的场景中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是小创客养成课程的基本学习方式。我们应明确幼儿的课程内容根植于实际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爱好,而内在需求与动机更是激发幼儿的生活联想与创作欲望,吸引幼儿大胆地去实践,并在反复探究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进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验生活中的智慧,感受美的创造与表达表现。

阅读 3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