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

♜俄罗斯万花筒♖
创建于2023-12-06
阅读 2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国的年怎么变,都离不开那份故土之情,离不开团圆之景。对我们来说,在新年到来时,能够和家人在一个桌上吃年夜饭,屋内热热闹闹,外面纷纷扰扰,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在慢慢地摇。妈妈说过年谁吃到饺子里的硬币未来就会交到好运,于是孩子们在这一天便铆足了劲大吃特吃,大人们在旁边聊天打牌,嗑瓜子剥花生豆。直到新年钟声响起,天空炸开了百朵千朵烟花,一声声的鞭炮声破长空。家家户户都在喜气洋洋地庆祝新年,上空一股巨大,温暖的力量悄然将人们拥在怀中。这便是许多中国人对于新年的印象。

        虽说人们都在同一时间迎接新年,但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由于气候、饮食等方面的差异,南北方的新年习俗也会略有不同。

    小年习俗:祭灶、扫尘

    南北差异:北方腊月二十三 南方腊月二十四

    就拿小年举例,传说小年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在这天,许多家庭会供奉“灶王爷”。

    而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无论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人们都要开始扫尘,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彻底地进行大扫除,做到窗明几净,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也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

    南北差异:北方守岁 南方围炉

    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过年夜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子时,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到高潮,各家依次给辈分长者拜年,继而同亲友互相祝贺。在北方,除夕夜全家人守岁要围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包饺子,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枣子、栗子和肉馅等,一起包入饺子内。在南方有除夕夜围炉的习俗,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便围炉而坐,嗑着瓜子,看着电视,边吃边聊,述说着一年来的酸甜苦辣。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各地过年风俗不同,但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内涵不变,也正是因为和而不同,才让我们的春节文化得以延续千年。

    

    不仅是我们,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迎接新年到来的习俗,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并不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庆祝

    英国:狂欢之夜

    在英国,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人们还是会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新年前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亲人朋友,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新年前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一,宴会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旦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家“守岁”的人们也能共享欢乐。


    德国:跃入未来

    德国庆祝新年的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似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新年午夜,新年光临的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


    意大利:碎碎平安

    意大利人对新年远比其他任何节日都要重视。新年前夜对意大利人来说简直就是狂欢之夜。当夜幕开始降临,人们纷纷涌向街头,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跳到午夜时分。

    这时,各家各户把家中一切可以打碎的破旧瓶瓶罐罐、盆碗碟盘乃至花盆、澡盆等扔出窗外,认为这样可以去掉烦恼和厄运,以示吉祥如意,除旧迎新。另外,元旦这天,各家各户都燃起一炉火,日夜不息,这样在一年里一切都会顺利兴旺。

    俄罗斯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新年

    在俄罗斯每年的1月14日是俄历新年。

    像中国一样,除公历外,俄罗斯还有古老的民间历法。根据东正教的历法,圣诞节和新年要比欧洲的节日晚两个星期。也就是说,1月7日是俄历圣诞节;1月14日是俄历新年。在俄罗斯古代的时候,新年原本是在九月一日过。把一月一日(俄历)作为新年是从彼得一世沙皇开始的。一六九九年,沙皇颁发了新的立法,下令把一月一日作为新年庆祝。第一个新立法的新年庆祝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那天彼得一世亲自放烟花,号召老百姓欢庆新年;随后礼炮齐鸣,钟声回荡。从那以后,便有了莫斯科任何外来宾客在莫斯科红场上庆祝新年的传统。若是从根回溯俄罗斯新年由来,那就得从俄罗斯最古老的宗教信仰——多神教开始。

    多神教信仰 是俄罗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了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古时候,东正教节日普及之前一切都与多神教信仰有关。

    十五世纪末以前,古罗斯人认为一年的周而复始始于春天,因为农耕恰恰是在三月份开始。所以十五世纪之前,古罗斯人是在三月份的春分时节庆祝新年,也就是大地复苏的时候。人们庆祝漫长的冬天结束了,祝愿有新的收成。

    俄罗斯新年的时间开始变换了—春天的第一天是新年!

    随着基督教在古罗斯普及(988—989年),罗斯开始改用儒略历(Юлианский календарь),新年就变成了春天的第一天。也是那时起一年分为12个月,并根据自然现象赋予每个月自主的名称。

    后来,东正教成为俄罗斯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核心文化。新年时间再次变换

    15世纪末,受拜占庭影响,新年的日期改为9月1日,1495年东正教教会正式规定9月1日为新年。而之所以选择9月1日迎接新年,是因为当时认为上帝创造世界的日子是九月份。这天,在克里姆林宫举行“新年伊始”仪式。庆祝活动由大主教和沙皇在克里姆林宫广场开启,铃铛一路伴随着游行的队伍,沙皇以及随从穿着盛装出席。但在1699年这个局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热衷于学习西方的彼得大帝颁布诏令,规定依照西欧的传统习惯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新年。

    接下来就要讲到彼得大帝的西方化政策了,彼得大帝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也与其改革有很大干系。 当时,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文化教育程度也十分落后。由于统治阶级上层的内讧和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的政治,军事制度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权限不分,职责不明,以及官员冗杂等等落后状况,严重阻碍着俄国社会的发展。总而言之,彼得一世改革,是当时俄国社会提出的要求。也是俄国历史本身发展的必然产物。他在位期间对俄国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也是俄罗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除夕夜的时候,彼得大帝在红场上点燃了第一枚礼花,并命令莫斯科居民用松、柏、枞等常青树装饰房屋,并且不得在1月7日之前取下。沙皇规定大、小城市的居民都要快乐地庆祝新年,互相祝福、互赠礼物。皇帝吩咐在户外用木柴、干树枝和树脂点燃篝火,火焰在整个节日期间都不熄灭。

    彼得大帝他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当时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俄罗斯与先进文明的距离,但另一方面严重打破了俄罗斯传统文化。

    当时,俄罗斯还没有采用格里高利历法(Григорианский календарь),按照俄罗斯旧历庆祝的圣诞节(Рождество)和新年要比欧洲节日晚两个星期。

    【俄历的小贴士】

    1.沙皇俄国因信仰东正教。因此长期不接受格里高利历。到公元20世纪初,俄罗斯仍在使用与公历已经差了13日(按1584年格里高利历颁行后,儒略历已经差了格里高利历10日,又因1700、1800、1900三年都置闰,又差了3日,合为13日)的儒略历,又称为俄历。

    2.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以俄历日期命名的

    3.格里高利历法是苏联时期才采用的!

    俄罗斯人为什么要过两个新年呢?讲到这里我想大家或许已经明白了。

    苏联时期,采用格里高利历法后,人们还是愿意按照旧历过节,这就导致俄罗斯人过两次新年的现象 - 也就是说1月14日是俄历新年,也称为旧历新年(Старый новый год)。

    这样,“新”新年既和俄历新年相近,又逢民间传统节日圣诞节,把新新年、旧历新年和圣诞节的活动连在一起庆祝,节日显得更加热闹喜庆。

    随着苏联时代的结束,俄罗斯政府为尊重广大东正教信徒的习俗,将东正教新年(即:每年的1月7日)一同与传统的1月1日划入新年长假内。

    因此今天的俄罗斯新年长假,既尊重了俄罗斯的历史传统,又顺应了广大人民的需要。 现在任何一位俄罗斯公民都可以在每年的1月1日至10日期间享受一个法定长假。

    “你是怎么迎接新年的,那么新的一年你就会过成什么样。” (俄罗斯人很相信如何迎新这会关系到他们之后一年的生活。)

    1.和中国人一样,为了来年有一个崭新的开始,俄罗斯人在新年要穿新衣服。

    2.节日前夕俄罗斯人要打扫房子,扔掉旧物和打碎的餐具。

    3.俄罗斯人会将家里装饰一番,摆放或真或假的枞树,用各种玩具来装饰它,同时各个房间也要装饰一下。

    4.节日餐桌必然的标志 - 橘子、香槟、奥利维药沙拉和甜菜丝鲱鱼沙拉,上好的巧克力糖果和一些其他的食物。(从12月31日晚到1月1日每家都会摆节日桌。)

(奥利维药沙拉)

(严寒老人和雪姑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年禁忌,比如:

    1.遗留去年的债务或者未解决的问题是一个不好的预兆。

    2.在新年节日餐桌上还不能有虾,否则您会在接下来的365天不断“向后退”。

    多神教农业社会和东正教的传统,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最后经过了苏联时期的变革和调整。现在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节日,是个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混合体。

    但就是这么一个历史复杂的多元化节日成为俄罗斯人一年当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节庆。

    不难看出虽然两国存在一定文化差异,但在辞旧迎新上还是有很多共通点的,我们都会收拾屋子,做一桌好菜,祝福彼此明年更幸福。当然了,还有看春晚。只不过俄罗斯人看的“春晚”叫做《命运的捉弄》

    这部拍摄于1975年,讲述两对恋人的故事的影片在陪伴俄罗斯人多年来以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现在人们再也不能开玩笑地说:要看一个人多少岁,只要问他看过几遍《命运的捉弄》就好了。而现在继续陪伴他们的是《圣诞树》(Ёлка)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俄罗斯广袤疆域上六座城市的六个小故事。六座城市,六个本应毫不相干的人,因为一个小女孩的愿望而被串联起来。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在俄罗斯最西边城市一所孤儿院中,一个女孩因为自尊心编造了一个关于自己那不存在的父亲的去过很多地方的故事。但在遭到其他人的质疑后害怕从此被排挤的她一步步扩大谎言,最终宣称她的爸爸是俄罗斯总统。为了让她在新年当天丢尽脸面,两个孩子头没有急于拆穿她,而是决定要求她拿出确实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是俄罗斯总统的女儿——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必须以一句对孩子们来说意义重大的话作为自己电视直播新年致辞的结束语:“要期盼着严寒老人,但不能指望不劳而获”。这对小女孩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幸她的朋友却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男孩认为既然时间充裕(波罗的斯克会晚两小时迎接新年,而且总统也许会为最晚过年的城市单独录制一段新年贺词),而且理论(自认为)能完美复现最佳情况,那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他拿起手机,拨打了第一通电话。。。。

    虽然过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所幸是关关难过关关过,最终还是以我们喜闻乐见的“皆大欢喜”式结局收尾,看来不论是我们,外国人也喜欢这种过程跌宕起伏,结尾阖家团圆的作品。笑) 朋友们有时间也不妨看看这部电影,虽然我认为它有俄式电影情节衔接生硬的普遍缺点,但作为一部喜剧电影来说还是很合格的,也希望从这部电影开始,能引起朋友们对于俄罗斯文化的兴趣。


    


这就是此次专栏的内容,期待我们的下次见面!

阅读 2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