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灿—神内二】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科普(二)

樊灿
创建于2023-12-06
阅读 104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心房颤动推荐意见:(1)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房颤动。确诊为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对年龄>65岁的患者,建议在初级医疗保健机构通过脉搏评估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进行心房颤动筛查(Ⅱ级推荐,B级证据)。高危患者长时程心电监测可提高房颤检出率,但应结合经济状况考虑个体可接受的监测时长(Ⅱ级推荐,A 级证据)。(2)应根据心房颤动患者绝对危险因素分层、出血风险评估、患者意愿以及当地医院是否可以进行必要的抗凝治疗监测(INR),决定进行适合的个体化抗栓治疗(Ⅰ级推荐,C级证据)。(3)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如CHA2DS2⁃VASc评分≥2分且出血性并发症风险较低的人群,建议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INR 目标值范围在2~3)(Ⅰ级推荐,A 级证据)。(4)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CHA2DS2⁃VASc评分≥2分且出血性并发症风险较低的患者,建议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INR目标值范围在2~3)(Ⅰ级推荐,A级证据);如有条件也可选择新型口服抗凝剂,如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或依度沙班(B级证据);但对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15 ml/min)者或透析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不推荐使用上述几种新型抗凝剂(C级证据)。(5)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为1分,且出血风险较低,抗栓治疗可用可不用。如果选用抗凝治疗或阿司匹林治疗,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化原则(出血风险、经济负担、耐受性等)确定(Ⅲ级推荐,C级证据);对于CHA2DS2⁃VASc评分为0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不推荐抗栓治疗(B 级证据)。(6)对不适合长期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考虑行左心耳封堵术,但患者需能够承受至少45 d的术后抗凝治疗(Ⅲ级推荐,B级证据)。 其他心脏病 推荐意见:建议成年人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心脏疾病(Ⅰ级推荐,B级证据)。疑有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可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脑卒中或其他系统性栓塞预防方案。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推荐意见:


(1)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可服用他汀类药物和(或)阿司匹林,并筛查其他可治疗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治疗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适当的身体活动(Ⅰ级推荐,C级证据)。

(2)对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70%),在预期寿命大于5年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医院(围手术期脑卒中和死亡发生率<3%)可考虑行CEA或CAS(Ⅱ级推荐,B级证据)。行CEA或CAS的患者,如无禁忌证,围手术期与手术后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

(3)对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定期进行超声筛查和随访,评估狭窄的进展和脑卒中风险(Ⅱ级推荐,C级证据)。 

饮食与营养


推荐意见:


(1)建议膳食种类应多样化,且能量和营养的摄入应合理;增加食用全谷、豆类、薯类、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Ⅰ级推荐,A级证据)。

(2)建议降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有益于降低血压,从而降低脑卒中风险;推荐食盐摄入量≤6 g/d(Ⅰ级推荐,A级证据)。

(3)具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控制每日膳食胆固醇摄入量(Ⅱ级推荐,B级证据)。 

缺乏身体活动


推荐意见:


(1)个体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活动来降低脑血管病风险。建议老年人、脑卒中高危人群应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检测后,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锻炼(Ⅰ级推荐,B级证据)。

(2)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 min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等)(Ⅰ级推荐,B级证据)。

(3)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建议每坐1 h进行短时(2~3 min)身体活动(Ⅰ级推荐,C级证据)。

超重与肥胖


推荐意见:


(1)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身体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Ⅰ级推荐,A级证据)。

(2)超重和肥胖者应努力减轻体重,可使血压下降(Ⅰ级推荐,A级证据);也可减少脑卒中风险(Ⅰ级推荐,B级证据)

南石医院神内二樊灿主治医师


从事神经内科十余年,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进修疑难病1年,擅长脑血管病、癫痫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及疑难病。

电话:13683996420

微信:13683996420

阅读 10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