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神机妙蒜—植物成长记

雅思
创建于2023-12-05
阅读 30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来源。”种植活动就是亲近大自然的一种方式,教师创设种植环境,让孩子成为种植活动的主人,亲历种植活动,能让他们了解常见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懂得成长的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及收获的快乐。

课程缘起:


  在美丽的幼儿园,每个班都有属于自己的植物角,这里生机勃勃,一草一木、一叶一花皆是资源。午饭后散步,我们经过自己班的植物角,孩子们看到放置植物角角落里的大蒜发芽后,兴奋得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在孩子们的对话中,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教师思考与支持:

从孩子们讨论的话语中,提取兴趣点“大蒜”。以大蒜作为切入点,通过调查表、集体教学活动等形式,用看、摸、剥、闻等方法认识、了解大蒜,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创造性表征的关键经验。

                         初识大蒜

  大蒜是什么形状的呢?什么味道?有几掰?有皮吗?光滑的还是粗糙的?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初步的探索。

楚楚:我觉得大蒜长的像水滴。

浩辰:像香蕉的样子,把它分开就像半圆 。

佳宁:大蒜闻起来有点臭臭的。

杏初:大蒜太辣了吧?

多多:没有掰开的大蒜有点像包子一样。

关于大蒜,孩子们有很多想知道的事,那我们就先从认识大蒜开始。

1.观察大蒜

(1)看一看,摸一摸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大蒜,我们发现:大蒜摸上去硬硬的,上面有一层白色的膜,大蒜像一个白色的小球,大蒜的底部很糙手,是生根的地方。

(2)剥一剥

在剥大蒜时,我们发现大蒜的外皮很脆,一剥就碎了,小蒜瓣的外皮可比大蒜的外皮难剥,它牢牢地黏在蒜瓣的表皮上,要用指甲慢慢地把它扣出一块,再一拉,外皮才会剥落,剥好的蒜瓣摸上去滑滑的。

(3)闻一闻,尝一尝

孩子们把蒜瓣的外衣脱下来后,发现里面是一个光溜溜的白蒜瓣。用鼻子凑近闻一闻,竟然一股奇特的味道。有的孩子很喜欢这个味道,有的闻到这股味道就捏起了自己的鼻子。其中有胆大的孩子,把蒜放进小嘴巴里尝试一小口。

图片

(4)数一数,比一比

在剥开的蒜瓣中,孩子们进行了点数1.2.3.……孩子们惊奇的发现掰下来的蒜瓣数量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

小结:

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剥一剥、闻一闻、尝一尝,数一数,比一比的方式,了解大蒜摸着硬硬的、滑滑的,它像个白色的小圆球;还能剥开变成一瓣一瓣的,对大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2.蒜的种类

大蒜都有什么样的呢?颜色一样吗?

乐乐:我看过圆圆的大蒜。

诺诺:大蒜像个月芽。

阿吉伊博:我见过的大蒜是白色的。

诺牧钦:它是紫色的。

图片

(1)捏一捏心中的大蒜

(2)画一画心中的大蒜

见过的大蒜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孩子们发现:通过观察发现大蒜的种类多数是白皮蒜、紫皮蒜、红皮蒜,每个蒜都不太一样,有的蒜头大,有的蒜头小。

                              探蒜之秘

大蒜是怎么长出来的?生长在哪里?需要哪些工具?

问题一:如何种植大蒜那?

问题二:种植工具需要准备哪些?

乐乐:大蒜长在土里吗?阿日查:我看见过我奶奶是把大蒜种在土里面的。 诺诺:不对大蒜长在水里。西林:到底长在哪里呢?阿吉伊博:也可以把大蒜种在瓶子里,放点水就可以了。关于大蒜,孩子们有哪些前期经验呢?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1)大蒜应该种在哪里?

(2)大蒜生长需要什么工具?

绘本:神奇的大蒜

  通过绘本分享《神奇的大蒜》让小朋友们进一步了解种植大蒜的生长周期、种植条件及材料,学习怎样种蒜苗,鼓励幼儿动手种植蒜苗。

                                 种蒜之乐

1.种植天地

   孩子们通过绘画、讨论、一起了解大蒜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工具后,决定以水培和土培进行种植。

1.准备好种植工具。

土培组:

1.松土图片

2.将泥土装进花盆里。

3.将大蒜小心翼翼的放进泥土里。

水培组

1.剥开大蒜表皮

2.将大蒜放入水中。

3.给大蒜浇水。

我们的大蒜种植完成了!

2.照顾蒜宝宝

(1)成长小贴士

丽丽:我发现水培大蒜比土培大蒜长得要快点呢?

毛毛:第三天我发现水培大蒜就长出绿绿的芽了。

乐乐:瞧!我的水培大蒜也发芽了,土培大蒜还没发芽,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小:一周后我发现水培大蒜没长呢?:

小贴士:

   小朋友们经过网上查找资料发现水培的蒜苗,初期生长快,但是等叶子多,生长就会变得缓慢,尤其是蒜瓣养分消耗完毕以后。后期会缺营养导致生长慢。水生根会比土生根更易损。

   而土培的蒜苗,前期生长虽然慢,但是长到后期,靠土壤吸收养分,越养越壮,还会长出新的大蒜呢!

(2)大蒜身高大pk

带着对大蒜宝宝的期待,我们细心照顾着,耐心的观察着,静待它的成长。过了两周小蒜苗长势汹汹,但有的蒜苗还是矮矮的,于是招来了一群小可爱们迫不及待地要给小蒜苗量一量个子了,那我们用什么来量呢?又引起了幼儿的探讨声。

幼儿讨论:

凯凯:可以用手指头测量。

果果:用建构区的积木测量。

詹暖:绳子也可以测量,然后给绳子做个记号。

依橙:可以用尺子更准确一些。

睿睿:我用的是益智区的锤子测量的,看一下有没有锤子高。

昕晨:用我的腿来跟大蒜测量一下吧!

开始测量:

图片

结论:

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对齐蒜苗的根部,要紧贴着蒜苗。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到了测量的工具、方法,还提出了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显示出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不断思考,进行了充分的探究,在探索中幼儿学会了简单的自然测量方法。

(3)孩子的记录

呼斯乐:绿绿的小芽真漂亮。

冯俊凯:老师,这里长出了好多蒜苗呢!

刘珈亦:我们把它记录下来吧!

教师支持: 

植物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幼儿观察,发现、照顾、测量、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这些活动中蕴含许多发展机会,使幼儿发展各种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体验成功的情感。

    

3.孩子的发现

(1)为什么有的发芽了?有的没发芽?

正熙:我们土培的大蒜已经长出绿芽了。

山楂:我也是土培的,为什么它还没有出绿芽?

正熙: 有的大蒜没发芽,大蒜也怕冷吗?

凯凯:水培的大蒜也没出芽。

幼儿讨论:没发芽的原因

通过讨论之后小朋友们把遇到的问题用绘画的方式画了出来!

小结:孩子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大蒜的生长需要足够的光照、水分和营养。还要定期给它松土,换水这样大蒜才能快快长大。

(2)大蒜怎么发霉了?

正熙:大蒜的根部怎么有了小黑点呢?

山楂:水培的大蒜怎么臭臭的啊!

盛润:我感觉水培的大蒜有点发霉了。

凯凯:快去问问老师吧!

幼儿讨论:大蒜发霉的原因

包呼斯乐:因为有的大蒜根部烂了,所以它就长不出来了。

诺牧钦:它的头烂了,就长不高了。

通过孩子们的讨论我们开展了《大蒜的生长过程》主题教育活动。

  结论:大蒜在水里面也会有细菌生起来,就烂了!所以要换水,水不能太满,到根部过就好了!水培的大蒜发霉的原因是需要经常更换水,由于没有及时更换造成了水培大蒜发霉和发臭的现象。

4.家园共育

  在班本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家长也在家和孩子一起种植蒜,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是此次班本课程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四、“蒜”之美味

  自己种出来的蒜苗,能够制作出哪些蒜苗美食呢?在生活馆里,孩子们根据现有的材料,制作了蒜苗炒鸡蛋。孩子们自己动手剪蒜苗,洗净,经过各个步骤,炒熟,和小朋友们共同品尝~

收割蒜

清洗蒜

把蒜苗切碎

在盛蒜盆里,打入两个鸡蛋

加入食盐

搅拌成面糊状

大蒜鸡蛋饼出锅啦!好香呀!我们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看,孩子们吃的香香的。

01:32

小结:在“蒜”美食的活动当中,孩子们学会了分享,知道了蒜苗和大蒜都可以烧菜吃;小小的蒜也能做出好吃的美食。

大蒜的功效:

大蒜不仅有很多的吃法,还有很多的功效。大蒜也是一味药食两用的药物。功效为解毒杀虫,消肿,止痢。主要用于皮肤长的火疖子,可以把大蒜捣烂外敷,杀虫主要用于钩虫及蛲虫。止痢用于腹泻或是痢疾,可生吃大蒜来治疗,大蒜主含挥发油,大蒜素,它是天然的植物广谱抗菌素,现代医学研究大蒜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脑膜炎、肺炎、链球菌、白喉、痢疾、伤寒、结核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还能杀死更多的钩虫、蛲虫、滴虫。生吃大蒜也是是预防流感和预防肠道感染病的有效方法。

课程总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通过多种方法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感知、探究,发现,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地建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在《神机妙蒜》班本主题过程中,我们将“食育”与大自然、植物角种植探究活动相结合,寓“食育”与自然之中,孩子们不仅用看、闻、摸、剥、尝了解了大蒜的基本特征,更是通过种植活动感受到了植物的生长变化,孩子们积累了许多关于大蒜的认识,也获得了许多生活的经验和自身的发展。我们将继续捕捉幼儿兴趣,带领孩子们回归生活自然教育。

阅读 3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