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建设】标新立异移植课,深耕教研促成长—大荔县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移植课活动

实小·劳动实践
创建于2023-12-06
阅读 32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12月6日,寒冬,正凉,却抵不住老师们对教研活动执着的热情。大荔县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移植课展示活动,校领导以及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数学移植课展示活动。

移植课堂展示

  高璇老师移植的吴正宪老师《什么是周长》这节课中,她与学生营造的课堂简单、自然而又深刻。学生在这里经历了对几何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学习在这里真正的发生。

       在一次次“摸一摸”中,抽象的图形要素变成了学生触手可及的自然体验。核心概念顺理成章地被学生接纳,进而理解。

       在“一剥、一量”的活动中,自然而深刻地认识并理解了“周长”。可谓抽丝剥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在一次次比较中,将一对对易混的概念“面”与“周”;“一周”与“周长”剥离的清清白白,又合拢的恰到好处。

       铃声响而思未断。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思维的新进阶。

共享教研理念

  评课活动和交流分享由低数组组长东蕊老师主持。

  首先,高璇老师对自己本节课进行了自评。她认为本节课在剥离、测量不同图形“一周”边线的过程中,学生深刻理解了“一周”“周长”等概念,在不断对比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到“周”是测量的对象,“长”是测量的结果,渗透度量意识。

  其次,各年级组代表对高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中肯的点评。教学时高老师基于小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这一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设计了看一看、指一指、摸一摸、观察思考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周长的感性认识。通过质疑、引起思考的手段使学生理解封闭图形,从而深入理解了周长的概念。整节课都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点评之余,单敏老师分享了吴正宪老师《整体建立核心知识群,培育量感和推理意识》的报告。通过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四个方面解读了图形与几何板块的内容。她认为周长、面积、体积知识的学习需要经历概念的建立、比较方法的运用、测量工具的选择、测量单位的度量、获得结果,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会议最后,胡军芳主任对本次移植课的展示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量感、空间意识和推理能力,这为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指明了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走进名师课堂,借其方法,思其理念。将所学知识扎实的运用到课堂中,用工具撬动我们的课堂,认真备教材、备学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育人精神和人文气息。 今后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定当持之以恒、足屡实地、笃定好学、为实小的蒸蒸日上添砖加瓦。

阅读 32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