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伴随着初冬的暖阳,我们满怀欣喜地迎来了这个月的教研盛事。本次教研活动由五年级数学组承担,研修主题“在操作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在集体备课阶段,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分析,发现在空间与几何领域中学生错误最多,空间观念比较薄弱。我们决定选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作为研修内容。
执教教师梁梅兰第一次试教: 这是一次尝试性教学,尝试这个内容该如何上比较好,上完后我们坐在一起讨论: 1.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2.确定教学设计各个程序。 3.确定课件每个环节呈现什么。
第二次试教,发现梁老师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语言不精简,老师讲得多,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索、发现和总结。二是操作活动要求不明确,学生剪拼凌乱。三是巩固练习梯度不够。
于是老师们提出改进建议:1、设计提问的问题,在授课中语言尽量简练,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评价。2、修改活动要求,添加画一画环节,画的是高,并沿着高剪,使操作活动有序。3、修改作业设计。
第三次试教,梁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内容全面,但操作活动效果不理想,没有突破为什么要沿着高剪?还有时间安排不合理,整节课用时过长,作业设计也不够完美。针对以上不足,老师们提出:一、为了节省时间减少设计可有可无的环节,设计好过渡语,三个平行四边形选择改为一个让学生剪拼。二、要突破为什么沿着高剪?活动前让学生思考怎样剪?转化成的长方形四个角是直角。三、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提高数学修养和数学素养,作业增加选择题和观看数学知识部分。
经过年级组多次的集体备课、听课磨课,研讨课课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11月29日的教研活动上如期展示。
主持人覃冰宁老师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流程。在主持人宣布本次活动开始后,潘莉老师对本次课例做了详细的教材解读。潘老师从核心素养、课标要求及教学措施等方面入手,对比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横纵向分析。通过对教材横向、纵向的深入解读,我们得出: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这节课的教学核心都是面积的意义和转化思想。
熊巧青老师对学生的前测题完成情况作了具体分析,发现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经验,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探索,大部分同学通过数格子或者剪拼的方式探究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个别学生直接列出算式底乘高。因此本节课要注重运用“转化”思想,探究平行四边形转化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注意将获得转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接下来,梁梅兰老师和五(5)班的孩子们为学校数学老师带来了展示课。梁老师先让孩子们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算,再通过用铺格子的方法和剪拼的方法验证猜想,然后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为什么沿高剪,剪拼前后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课堂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画、剪、移、拼亲身经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整节课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
课后,杨菊玲老师作了作业设计说明,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韦桂花老师作研备历程汇报,介绍了年级组从确定课题到集体备课到多次试教的过程,分享年级组在研备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老师们在听课的同时,写下了观察表。
随后,梁梅兰老师对授课后的感受和思考进行反思。
接着,听课老师们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把自己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最后覃柳丹主任总结,对五年级团队的用心付出给与了肯定,肯定了这节研讨课凝聚了五年级数学组的智慧,是一节值得学习和研讨的课,并提出了今后努力学习的方向。
教学似登山,不在一朝一夕;愿君常磨砺,拾级层层递。每次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次碰撞都是一次成长、一份收获。
课虽已告一段落,但我们将一直行进在数学教学研究的路上。愿不负春光,一路与“研”同行!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浓浓的教研氛围,将使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
策划:学校教务处
主持:覃冰宁
执行:五年级数学组
文字及编辑:杨菊玲
图片:五年级组
审核:覃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