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第十二小学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VOL.83 勤艺十二·教学篇【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品古文韵味   研文言教法——语文教研组文言教学展示活动

创建于2023-12-05 阅读2429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言文是中国汉语言文学的瑰宝,不但能提升孩子对古代语言的认识,激发崇敬之情,同时,也能优雅孩子的言语,丰富孩子的词汇,传承中国的文化。兴庆区第十二小学于12月5日开展了 “品古文韵味  研文言教法”语文学科教学教研活动。

              01

  课堂展示    精彩纷呈

  上午第一节,徐培培老师执教的五上文言文《古人谈读书》中的第一篇。徐培培老师的课堂在“读-品-悟-学”中化繁为简,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悟”“悟中学”。读着读着就读通了句子,就读懂了文意。另外,徐培培老师还通过结合注释、联系生活、组词等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为学生搭建起了积极有力的文言文学习支架。

  本课的重点是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并从中得到启示,因此教学过程中,徐培培老师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读书体会,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启发。古人的经验和个人体会相结合,就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开展读书活动。

  第二节课,吴艳老师指导学生读古文时,利用音频和自己范读,引导学生不仅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在如何理解文言文的教学环节,老师和学生一同在课堂上回顾学过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借助方法,疏通文意。在学生反馈时老师适时指导学生了解“尝”、“急”这些古今异义词。疏通意思之后,最终,学生总结出朱熹的读书方法是: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习文之后吴艳老师还安排了一篇拓展阅读,其与课文均出自《童蒙须知》,“读之,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老师要求学生以本课“重朗读—通文义—悟道理”的习文方法,进行自读、自学,合作疏通文意。最后让学生进行汇报,梳理出短文的重点。

  学生在制作的书签上,书写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

              02

且行且思    且悟且进

         

徐培培老师自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我设计以读为主,整节课在读书,诵读,译读,悟读,背读。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把视线延伸到课外,收集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让学生进行积累。再复习以前学过的古人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的读书学习的方法,同时以一段习主席的读书经典语段结束本课。整堂课呈现的还算满意。总之,一堂课还是要经过精雕细琢,细细打磨,才能成就一堂好课,在以后的研教过程中还需多思、多探讨、多实践。

吴艳老师自评:

       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古人谈读书》第二课时的内容出自朱熹先生所著的《童蒙须知》,是关于读书学习的文言文片段,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围绕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我设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共分为四个板块:梳理字词畅读古文 ;拓展延伸学有所获贯穿了整节温故知新读懂文意;古人启发   今人感怀课;拓展延伸学有所获贯穿整节课的教学。

       古文的学习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古文教学方面,指导学生学习顾问的方法在本科中体现不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个别环节在安排上需要做调整。

              03    

深研细磨    共促成长

  耕耘莫问收获,自有一路花香。课后交流中,各年段老师进行评课分享,老师们眼光独到,及时把课堂上捕捉到的亮点和不足开诚布公展开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贯彻了新课标强调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了文章大意,感悟到了古人读书方法。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为今后孩子们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出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更要体现文化自信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文言文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贯彻了新课标强调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的学习中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了文章大意,感悟到了古人读书方法。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为今后孩子们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由王筱茹校长、镐爱新副校长和徐新主任进行了总结。

       王校长指出,教学文言文,我们可以找准支点,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式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培养语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用古诗与新内容展开衔接,真正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用好这些句子,这也是一种积累和运用的转换过程;同时让孩子试着填一填、背一背新知识,这是在思考沉淀后的文本深入。其实古人读书的很多言论在现在的学习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启迪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像两位老师学习,把课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带着孩子们边学边思考。

  镐爱新副校长指出,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很好地传承与理解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有“三难”——难读、难懂、难用。要破解这“三难”,首先要缩短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产生自觉理解文言文的动力,在此基础上被文言文背后的文化所吸引,从而深入地学习、积累,最终达到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

  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课标,落实“双减”,思悟结合。精彩源于努力,成长更需要磨练。站在文字里相望,走在文言间感受,收获最美的风景。“曲径通幽处,尺水亦兴波”,我们一路相伴,继续向前,去遇见更好的我们。

撰稿人:王凤仙

初    审:徐    新

终    审:镐爱新

阅读 24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