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香敖汉 千年芳香

X
编辑于2023-12-05
阅读 36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国家税务总局赤峰市税务局稽查局 李鑫鑫

          “姑娘,快出来吃饭,你最喜欢的小米粥已经熬好啦!”这是小时候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小米不但是贯穿我成长生涯中最好的营养品,也承载了每一个敖汉人对家乡的热爱。我和家乡敖汉旗的故事,就要从敖汉小米说起。

       小时候跟爸爸妈妈到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我就深刻地认识到,我的家乡是一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地方。敖汉小米是具有营养价值的吃食,更是具有文化价值的地域标签。它见证了史前文化变迁:经考古学家论证,早在一万年前,敖汉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的考古学文化谱系齐全、脉络清晰、没有缺环,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被学术界誉为“华夏第一村”,出土了世界最早的玉器,发现了中国最早龙的雏形,有“龙祖玉源”之称;在兴隆沟遗址发现的红山文化时期整身陶塑人像,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祖神”。它传承了古老的农耕文明:民俗文化、祭祀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在古老神奇的敖汉大地上浑然一体、充满活力。敖汉先民开创了“犁耕文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耕作模式,以黍和粟为代表的古老物种和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等耕作习俗、生产技术,以其鲜明的独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但受制于干旱半干旱的地理位置和少雨缺水的现实条件,敖汉旗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深度贫困县,是内蒙古贫困人口最多的旗县之一。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我总记得贫困但又勤奋的敖汉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挥洒汗水中致力于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而辛勤耕作后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就是抚慰躯体和心灵的“一剂良药”。

           十几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高速发展。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随着敖汉文化逐渐被大众熟知,赤峰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把敖汉旗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特色板块,为敖汉旗量身定制了“打造内蒙古史前文化研学游基地”的奋斗目标。敖汉旗牢牢把握政策机遇、乘势而为,把传统产业做成了优势产业,主动融入全区、乃至全国文化旅游大局,高起点制定史前文化研学游基地建设规划,深入挖掘敖汉“龙祖、玉源、谷乡”等文化元素,启动了小米博物馆、敖汉旱作农业文化主题公园、民俗活动广场建设和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易址新建项目。通过集中体现小米从地头到餐桌、从作物到商品的整套流程,展现谷子的悠久历史、发展演变、当代现状的进化历程,让敖汉小米走进了所有人心头。通过做大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让健康优质农产品走上大城市的餐桌,不但为脱贫找到出路,更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找到引擎。当看到敖汉小米的宣传标识挂在各个交通路口,当听到“敖汉小米,熬出中国味道”的口号被大众认可,自豪与骄傲的情绪不断在我心中升起。我的家乡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敖汉旗正逐步成为一颗闪耀的新星。

       粟黍出其时,重任在肩;食者逢其世,尽享天然。从解决温饱到实现乡村振兴,敖汉小米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敖汉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将矢志不渝地传承和宣扬新时代的敖汉精神,让“世界小米之乡”这块土地焕发更为震撼人心的光彩。

阅读 36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