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市“杨海萍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践行之路

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
编辑于2023-12-05
阅读 284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霍尔果斯市“杨海萍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在12月3日开启了一次“创新教研形式 挖掘教研内涵”的深度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工作室15名成员全部参与,另外还吸引了5名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其他老师。

    研讨的第一项内容是“自我催眠法”正确运用。杨老师邀请一名工作室成员为大家做催眠的引导语,其他成员配合完成。这一环节结束,杨老师就这个成员的引导语让大家说说心理感受,然后杨老师给出意见:语速要适中,在说引导语时自己的脑海中也要呈现相关的想象画面,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住时间,用自己真实的声音投入的说话,才有更好的带入感等有效意见。

    研讨的第二项内容是关于“目标设置”的引导,这个内容是在上节课“天赋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引导语让来访者在自己脑海中制定出自己的近期目标,然后思考一下影响你实现目标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像什么?请你想办法把它解决掉。再请来访者找出能帮助他达成目标的因素有哪些?引导结束告诉来访者:影响您实现目标的因素已经找到并解决了,支持您实现目标的因素也已经很明确了。你想想未来的那个目标,实现它还难吗?通过一次这样的心理疏导过程,帮助来访者做“目标设置”,让工作室成员感到给个案做目标设置并不困难,是有章可循的,要有信心去尝试。

        研讨的第三项是杨老师现场做个案的“目标设置”引导,以某学员A为例开展个案。A的“心结”跟在外上大学的儿子有关,母子之间好像始终隔着一层薄薄的纱或者雾状的物体。杨老师通过引导,让A看到自己与儿子的关系,当A说到:“我推开这层纱看到了孩子,感觉离我近了一些,但是还能走到一起。”杨老师引导:“你觉得此刻孩子想跟你说什么?”A说:“孩子可能想跟我说,妈妈我长大了,不需要你的操心和照顾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杨老师立刻引导:“其实孩子想跟你说是,妈妈我爱您!”当A听到这句话的瞬间眼泪夺眶而出,可能“心结”就在这个瞬间打开了。个案结束,A说心理舒服了很多,感觉和儿子的距离从心理上拉近了很多。

通过现场案例让学员们感受到了心理学的力量,专业的老师、智慧的引导太有魅力,能够快速有效地化解人的心理问题。试想如果我们在学校的青少年学生,每次遇到困惑时,身边都有一位这样的倾听者,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帮我们疏导情绪、打开心结、设置目标,势必学生们在前行的道路中就可以轻松上阵,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让自己的学习生活等事半功倍,积极阳光,这不就是所有家长和老师期待的孩子们的样子吗!

    这样的一次研讨活动,有讲述、有案例、有练习,深入地挖掘了研讨的内涵,让工作室成员能够学有所获。在工作室领衔人杨海萍老师的引领下,工作室成员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希望能够早日学有所成,成为霍尔果斯市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较高的老师,让更多的在霍尔果斯市就读的青少年学生受益,让更多的教职工和自己的家庭受益!心理健康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王敏

阅读 28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