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冬日暖阳  研魅力课堂 ——
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中原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教研工作纪实

修行日记
创建于2023-12-05
阅读 32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天高云淡,捧一抹冬日暖阳入怀;

晴空万里,品一节魅力课堂于心。

为践行新课标理念,探索大单元教学,2023年12月5日下午,中原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教研工作会的全体数学教师如约而至,相聚在互助路小学,开展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研讨课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第八小组的孙洁洁老师主持。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

一、两位老师同课异构,分别执教不同学习任务驱动下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展示课。

二、两个备课大组结合课例进行反思、研讨和交流。

三、教研员李燕老师专业点评及引领。

同课异构

牛萌萌老师分享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分数的简单计算》。牛老师亲切大方,课堂轻松愉悦。本堂数学课从生活中“分西瓜”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启发学生根据信息提出了不同的数学问题“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接着带领学生借助直观图形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写一写等活动,加深对分数意义和计算过程的理解,引导学生经历由算式到图的外化过程,感悟简单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本质与整数一样——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最终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与算法。整堂课思路清晰,循序渐进,关注学生差异,力求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孩子们在牛老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到会,数学思维、习惯逐渐变得严谨。

·


荆明亮老师分享的同课异构《分数的简单计算》一课,荆老师教态亲切自然,适时、适度引导学生。首先荆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前两节的已知进而自然过渡引入新课,接着通过分蛋糕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要用分数解决的问题,在解决一共吃了几分之几问题时,荆老师引导学生猜测1/8+2/8的计算结果,老师没有急于对他们的答案予以评价,而是通过采访的方式让他们说自己的想法。接下来鼓励孩子们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验证自己猜测的结论。在这一环节中,荆老师稳稳地站立在课堂上,穿梭在每个小组中间,参与孩子们探究的过程,让学习真正的发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随后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此外,荆老师的课堂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感悟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运算本质具有一致性,让新课标新理念在课堂中真实落地。

反思共进

专家引领共研讨,思维碰撞明方向,教学课例展示结束后,在李燕老师带领下,听课的老师们以两个备课组为单位,围绕课例的设计思路和改进的方向这两方面展开了反思和交流。

评课议课环节,首先由两位执教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分享汇报、以及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困惑进行反思。随后,两个备课大组的代表老师对两节课的呈现进行评价与建议。两位执教老师教学设计巧妙,都从具体情境出发,不仅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从分数的意义的角度去理解算理,对比感悟分数与整数运算的一致性。大家在充分肯定两位老师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教学设计时是否可以对问题进行整合提炼,对课堂练习的设计是否可以多样化一点。

独木难成林,滴水难聚海,教育不是闭门育林,正是有了这样一起交流研讨、畅谈感悟的机会,才能让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专业引领

李燕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的专业素养,两节课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牛老师的课堂语言很有启发性,荆老师的教学思路很清晰。

李老师也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两节课进行细致点评。首先,在导入中要突出学生对分数单位的感悟这一核心。其次在学生进行展示时可以有层次地进行呈现。最后,李老师在如何将“1”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时给出了切实可操作的改善方法,以及怎样更好地让学生体会“数和运算的一致性”上给了我们结构感更强的措施建议。通过李老师的引领,让我们对分数的简单计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李老师也给我们传输了很多能用于教学实践的经验分享。不知不觉暮色降临,只觉时光匆匆,收获满满。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水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最美的课堂既是思维碰撞,也是教学相长。教不停,研不止,让教研成为教学的姿态,一路向前,沐光而行!

  • 文:李梦,曹润培,郑明
  • 图:魏梓宇
  • 排版与审核:孙洁洁
阅读 32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