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煦日暖,教研赋能正当时。为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搭建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2023年12月5日上午,包圣华名师工作室到太平小学小学进行“送教下乡”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由工作室的卢佳彬老师带来一节关于课堂导入的讲座《新思维,新视角》。
教学导入奠定了一节课的基调,通过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这个课堂就成功了一半。卢佳彬老师提出以下四点都非常适用于数学课堂导入,巧设争议:讨论和比较、创意游戏:神秘的礼物、知识列表:回忆➕评估、速算游戏:问题的植入。卢老师的分享让大家对课堂导入又有了新的认识。
接着,是工作室名师包圣华老师的讲座,包老师首先分享了他个人专业成长之路中一些重要的转折点,传授自己的经验,给予大家启示。然后分享了如何说课,重点指导了关于说课的内容,说课的要求及说课的评析。他鼓励数学老师们要多尝试,多交流,多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包老师的讲座给予一线教师实用的方法,平实却有力,令人收获颇丰!
常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研能力的提升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名师的经验分享和精彩点拨就如沙漠中的一场大雨,洗去迷惘,润启心田。
课堂展示显风采
第一节课由工作室的蓝芳芳老师执教一节六年级的复习课《圆的整理与复习》。
蓝老师通过“一中同长”“周三径一”“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等古语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对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在第二环节中,则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学习单上的练习,再全班交流,让学生经历过程,有体验,练习的设计渐次升级,有梯度。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锤炼,空间观念,探究精神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节课,工作室的陈丽愉老师给五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探索梯形的奥秘》。课堂伊始,陈老师跟同学们一起回顾梯形的相关知识,唤醒学生的记忆。之后通过布置任务,在方格纸中画出高4厘米,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梯形,引导学生发现几种不同梯形之间的共同点,它们等积、等高以及上底+下底的和相等。再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微课视频总结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对比分析联通不同平面图形面积与梯形的面积关系,建构知识网络。
第三节是名师执教,名师包圣华老师带来了一节非常有深度的练习课《三位数乘两位数》。
在课堂开始时,包老师首先通过六道计算题衍生出一系列的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知道了“什么时候用口算解决会更加方便,什么时候估算就行,什么时候需要列竖式才能解决”。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而最后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最后建构模型,举一反三。
评课交流促成长
三节课结束后,工作室的老师们和太平小学的老师们坐下来一起研讨,许多老师都分享了自己关于今天活动的收获和感想。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教育是久久为功之事,教研也不能寄希望于突飞猛进,而在于点滴跬步。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是能看得更远。此次活动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指点迷津,传授经验,显示了名师示范引领的作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育路漫漫还得且行且思,才能获满捧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