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赋能  蓄力前行  —中青提升班三组互助研学系列活动(二)

创建于2023-12-05
阅读 1472

  秋收冬藏,冬季是酝酿和储蓄的季节,也是学习的黄金时节。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2023年12月7日,中青提升班三组全体学员,再一次走进燕山路小学,近距离感受它的魅力与美丽。

  上午,提升班三组学员全程参加了燕小以“核心素养 魅力课堂”为主题的基地联谊学校研讨交流活动,活动分为了语数英三个专场,每个专场是课例展示、交流研讨、教研室专家点评总结三个环节。

语文专场

  第一节课是燕小刘雅静老师带来的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刘老师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古诗,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美”、“古典美”、“意境美”。

  第二节董可欣老师的《古人谈读书》注重让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学,教师进行巡视并适时地予以指导,老师没有越俎代庖,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来完成文言文教学,而是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的过程的基础上牢牢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第三节课例展示的是代志丽老师的《京剧趣谈》。代老师老师引导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数学专场

  第一节课是燕小丁建方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丁老师课前通过手指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接着通过五指的伸直、并拢、张开,理解本课的重点间隔,让孩子既有兴趣,又轻松。课中丁老师从生活入手,在学生交流互动中引发冲突,在动手探究中发展规律,抽取数学模型,很好的培养了学生模型意识,落实核心素养。

  第二节课是刘德强老师带来的课例《梯形的面积》。数学来源于生活,刘老师就从生活中入手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使学生产生兴趣,有好奇心去探索。课堂上,刘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放手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站在了课堂的正中央,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英语专场

   第一节周丹老师讲的《In the City》,激情四射,肢体语言形象,以学生的说,表演贯穿整节课堂,让学生通过各种实际表演掌握了问路的情境。

  第二节课是夏小甄术娟老师带来的《Lesson20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甄老师用Happy   New   Year  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进入课堂,看图片用学过的Teachers'  Day  , National   Day   ,Children 's  Day  等引出课题The Spring Festival ,课堂上通过拍手打节奏,跺脚打节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短语的兴趣 ,引人入胜。

  第三节课例展示的是于立华老师的《Lesson17 I Like All Season》。于老师通过观看视频、诗歌集等超越语篇的活动,发展完善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实现了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课后,三个专场的讲课教师先进行反思,然后小学教研室专家们进行精彩点评,最后刘晓虎主任做总结性发言。刘主任充分肯定了8节精彩课堂及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同时也提出了三点建议和希望:希望教师们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反思;希望老师们能把资料上传到平台上,进行差异性互补;希望基地校活动细致化、常态化、系列化。

  下午,尚校长为研学学员讲解了燕山路小学校园文化构建体系。扩大规模、打造品牌、提升品质的发展目标,党建的211工程,正道教育的校训,长廊+人工智能的学校特色……每一个理念的输出,每一项举措的实行,无不体现了尚校的智慧、魄力及教育情怀。

  随后,尚校带领学员们参观了学校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以及党建的校园文化。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主题,每一处都有不同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有不同的内涵,每面墙都会说话,充分体现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学员们边参观,边虚心向尚校请教,并针对自己学校存在的问题热烈讨论,气氛高涨。

  学员们把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所悟用文字实时动态宣传,大家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借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天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结束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转弯,是新的开始。我们将回到各自的岗位将此次学习的所获、所悟、所感,应用并指导于自己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改革与创新。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唯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阅读 14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