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课程】倾听儿童.相伴成长——大五班课程故事《有趣的静电》

创建于2023-12-05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是谁在说话?

什么让头发随着梳子飘扬?

什么让我们碰到好朋友的手时被弹了一下?

它就是静电。

在潮湿的日子里,它们会小心地藏好自己,而每当天气变得干燥时,它们便跑出来啦……

1.课程缘起

  户外游戏时,孩子们在滑梯上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大家的头发飞起来了,往旁边、往上面,一根一根的,飞得好高,她们激动地喊道:“哈哈,爆炸头!”可是,头发怎么会飞起来的呢?一场关于“静电”的探索之旅就此展开始......

行与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大班孩子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强,他们对新奇有趣的现象充满了兴趣,并经常提出问题,发现事物运转的规律,乐于探索和求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点,我适时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静电的特征和作用。

2.初识静电

  回班后孩子们寻求老师的帮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揭秘了“噼里啪啦”的真面目。

原来噼里啪啦的大怪兽就是呀!

小知识:

    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

行与思:

    “静电”这一神奇的现象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感受到皮肤有前所未有的触感,头发和衣服都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为此,我抓住教育契机,借用几个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你在哪里看到的静电?静电长什么样?

00:11

3.寻觅静电

小朋友:老师为什么气球和衣服摩擦能产生静电呢?

老师:摩擦会产生静电的原因是:两种不同的物体在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会带正电,另一种物体会带负电,而且其带电量不均衡,因此会产生静电,其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4.如何产生静电

  将塑料物品在衣服或头发上磨擦或用手不停地与塑料物品磨擦,就能将彩片吸起来。课间活动时,他们兴致勃勃地拿起手中的塑料物品在身上摩擦,然后去吸彩片,他们认为任何东西磨擦后都能将彩片吸起来。

5.趣味静电游戏

  在探索静电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讨论出了静电的新玩法,一起来看看吧!

1.《游动的八爪鱼》

    他们把塑料袋剪成细长条放在头发上摩擦,然后拿取一根塑料棒用毛巾摩擦,当摩擦过的塑料棒和摩擦过的塑料袋放在一起,塑料袋会在上面漂浮起来,像一只游动的“八爪鱼”。

2.制作《会立起来的幽灵》

    小朋友用画笔在纸巾上画上“幽灵”,用剪刀剪下来,然后用画笔在衣服上摩擦,尝试用画笔把“幽灵”吸起来。

  在科学实验教育活动中,我们应提供各种观察、操作、实验的机会,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从而热爱生活,让孩子能够独立进行科学探究。

6.拓展延伸

  实验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宝贝们自主延伸了其他材料进行实验,在家庭完成了与爸爸妈妈的互动,实现了家园共育的理念!棒棒哒!

课程反思

  《指南》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静电”这一现象来源于幼儿游戏中的发现,让孩子们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和“静电吸附”的现象,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究的欲望,让孩子们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认识了静电的原理,不仅懂得了有关静电的许多知识,还提高了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主动性。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