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体抵抗力有所下降。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预防冬季传染病知识,更好的了解疾病症状,做好预防保健和多病共防的准备。


主要有两类: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空气飞沫(即患者讲话、咳嗽、喷嚏时的唾液飞沫)、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或被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造成传染的疾病,有病毒性疾病(例如新冠、流感、流腮、麻疹、水痘等),有细菌性疾病(例如肺结核、猩红热等),还有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等。
肠道传染病是经“粪口”途径传播,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导致的传染病,例如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诺如或轮状病毒感染等。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感染后引起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全年均可发生,易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引起传播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儿童多见)、腹泻(成人多见)。
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物时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大嘴巴”。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肿痛一般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的腮腺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该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一般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传播途径: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接触被唾液污染的衣服、食物、玩具等物品也可被传染。

细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大范围爆发流行。最常见症状有眼红,看到眼球表面充血发红,看到清晰血丝,还可能会有异物感、烧灼感、痒、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
传播途径:传染途径多为污染的毛巾、洗脸盆、手指或其他用具等。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厌食、口腔、手、足及臀部出现疱疹或溃疡。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

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传播途径: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而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疾病初期类似感冒如发烧、头痛、咽喉痛等,以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
尽管传染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大不相同,但它们的传播方式大都是呼吸道、直接接触和消化道等。因此防控措施也基本相同,主要包括: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手部和周围环境。
2.戴口罩: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如周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群,建议及时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3.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4.勤锻炼: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升身体免疫力(但雾霾天应减少户外活动)。
5.健康饮食:合理膳食、减少“病从口入”,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生活作息有规律。
6.免疫预防:及时接种相应疫苗,如新冠、流感、水痘等疫苗。
7.做到 “四早”防治: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从而避免疾病传播。
撰稿:姬 莹
初审:严红玲
复核:崔自梅
签发:吕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