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孩子遇到难题就怂?深度分析孩子自我设限的五个原因

兴育才好学培训学校
创建于2023-08-08
阅读 4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你怎么办?是知难而退,避而远之?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过有些问题还是一定要面对的。学习中也是一样一样的。以数学为例,不少孩子一遇到比较难的问题就直接放弃。这个时候家长通常会说:“你怎么那么怂?你怎么那么没有信心?这么没有挑战的这种信心”?


      很有可能原来他也是有信心满满的,只不过遇到的挫折比较多,信心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他自己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过于自信了?


      当某一次的再次受挫,成为了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时,但就越来越丧失了这样的信心。那我们有没有办法帮助孩子重塑信心?找回自信呢?我们且仔细分析。


      假如我们具体再多问一句,他是如何一步一步丧失这个信心的?你慢慢找,就能找到他的根源。找出症结的所在,就有办法去帮他得到提升。所以我们去帮助孩子,不是说你不要畏难,你要提升信心。不能停留在这种空洞的表层言语上,我们要给具体的指导,这才是我们家长或者老师该做的事情。


  我们先分析一下孩子通常畏难的几个原因。遇到难题,第一个很有可能他认为自己的知识点,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他心里就会打退堂鼓。就是说我没学过,或者说这里面有涉及到一些我没学过的东西。但一般来讲,学校普通的孩子都不太会遇到这个问题。这种问题通常只会出现在,两种教育体系频繁的穿梭的这么一类。


       比如说国际学校上着国际体系的数学课,零散的没有系统的,然后呢,家里又给他安排一个家教,再去学一学人教版或其他版本的数学教材。就会导致比如说,家长拿了一套题国内小升初,或者是哪个学校的期末试卷,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确实存在一些知识点的错位。他们在学校里面五年级学的,六年级还没学,六年级学的,这五年级还没学。


       因为这个知识体系它不是那么严密的,按照五六年级的排列,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有。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是给孩子怎么样的解决方案?就是用一套系统的题目。很明确的知道你是在这套系统下面学的,我就拿这套系统下面题目来考察。


  你在人教版下面学,你就用人教版对应的考题去考察,不要去交错。他会给自己找借口,你看这个我还没学过,所以他经常怀疑自己没学过,其实有大多数情况都是学过的哈,只不过他容易给自己找借口。


第二种情况就是计算渣。


     这个情况非常普遍,就是当我做到第一步,数字不对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进入下一步继续去探究,或者说我经历过很多次,前面这个结果不对,后面第二步、第三步我也是做无用功,所以几次一搞这个之后呢,孩子就丧失了信心。计算我都不知道,我这一步到底做的对不对?我再继续进行下去有什么用呢?他会不断地问自己,我到底对不对?不对的话我就算了。


      这个如何去解决呢?关于怎么解决计算出错,如何提升计算准确率与速度,大家可以翻看公众号之前的相关文章。另外给点小建议,计算容易出错,比较慢,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数感比较弱。小学阶段训练数感的方法有,24点速算(整数的加减乘除)和数字(竖式)谜,尤其是较复杂的除法竖式谜。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数感会有大幅提升。


第三类问题是,题目读了半天以后读不懂。


      这是什么问题?这不是数学能力的问题,这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问题。有些孩子不是输在数学上,是输在语文上。语文不过关,尤其是到了应用题部分,啰里叭嗦一大段之后。读到后句忘前句,甚至相互之间的关联搞不清楚,这通通是语言上的,阅读理解能力欠缺带来的。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这个是最好解决的:大量的阅读。


  大量的阅读,不仅能够帮助你提升数学成绩,最重要你的语文成绩也能够提升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影响到这两门,还影响到以后其他的。所以阅读是成本最低的,能够一箭双雕甚至一箭多雕的,解决孩子最根本问题的一个方法。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最基本的阅读,这个非常重要。


第四点,孩子的数感不是很强。


      由于数感不是很强,导致他对那些比较大的数,或者不是很常用的数,一看到头就懵了。给他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数,让他分解质因数,他平时对于19乘以19这个以内的,一些数相互的倍数关系不是很熟悉,所以他立刻就打退堂鼓了,这种放弃蛮可惜的。


      这个又该如何解决呢?其实要解决这个很简单。平时对数字多多接触,推导一下100以内的质数表,并把它背下来。如果能背熟19乘19的大乘法表最好,实在不想背,把1~25的平方表背出来。1~10的平方,大家二年级背九九乘法表,其实就已经背过了。也就是只要把11~25这15个数的平方背牢一些就好了。还有背一下2的立方,3的立方,以及5的立方。差不多这些记牢了,能张嘴就来,你的数感不会太差。


      这些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数学都用得上。初中的开方,一般的数都不会太大,基本也就这些范围内,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都不难。


  第五类问题,平时刷题,刷的也足够多。遇到刷过的这一类问题的时候我都会,但是一旦遇到除此以外,没有见过的题型,一下子就蒙了。


      这类孩子平时由于做了很多,但是他不断地重复以前的,就那几个套路的东西,所以套路内他很熟。套路外一新鲜就认怂,这个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由于平时对于老的、旧的套路性的东西太依赖了,所以一旦出现新鲜的东西,他没有那样的勇气去挑战它。


      他只能循规蹈矩地变成了一个,束缚在某一个框架里面的,慢慢会变成书呆子的孩子,这个是比较要命的,也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人们有时会嘲笑一些人做事太呆板,说他是书呆子,意思就是他们不懂得应变。


      那么我们平时要做练习吗?答案是肯定的,要做。但是不能够长期刷同类的东西。正确率能达90%就算过关了。不停的刷,刷着刷着你让孩子,时间消磨掉了,第二他遇到创新类的问题的时候,他就束手无策了。因为他脑子里面不是思考型的。他解一道题目,他是寻找曾经做过的答案的类型,去快速搜索曾经的答案是怎么样的,然后来拿到这里来套用。


  以上五点,就是孩子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会自我设限的五个原因。总结一下,他会放弃,会打退堂鼓,第一个就是叫做知识点没学过;第二个我算不对;第三个我读不懂题;第四个数太大;第五个就是没见过。

      所以帮助孩子找到这些根源之后,大家可以按照对应的些解决方案,去帮孩子去梳理、改正。慢慢地孩子面对难题也就更加从容,解决难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阅读 4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