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12月5日周二下午14:30
地点:图书馆三楼录播室
主题: 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第35届教学节物理组活动
第一项活动是由海南华侨中学的符林霞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汇报课。
符林霞老师在引入环节让同学们观看电视剧中人被石头砸到的视频,并且提问:拍电影中的人是被真的大石头砸到吗?如果你是导演,会用什么材料制作石头,为什么?任何情况下泡沫的质量都很小吗?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并由此引入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何关系?
接下来符林霞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给出大小不同的铜铁铝块的体积,让同学们用托盘天平测量他们的质量,并让同学们记录小组所测得的实验数据。
同学们正在认真的进行实验。
符林霞老师对学生的操作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规范使用天平,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实验操作完成后,让针对同学们所得出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再次抛出问题:如何鉴别未知物体是铜块、铁块还是铝块?可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鉴别物质。因此,我们将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并对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以及单位换算进行讲解。
课堂的最后将物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列举在生产生活中依据密度的不同选取材料的例子:制造火箭使用密度较小的钛合金、自行车使用碳纤维。让同学们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理解。
第二项活动是由海联中学的李海蕊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汇报课。
在开始新课内容的学习之前,李老师先带领学生们一起复习了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接下来让同学们思考运动会赢得的金牌是否是真金制成的?继续让同学们辨别两个烧杯中哪一杯是酒精哪一杯是水?同学们踊跃回答,可以通过气味辨别。继续让同学们辨别两个等体积的水和盐水以及两个未知的金属块分别是什么?由此引入本节科学探究的问题: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是否相等?
李老师引导学生作出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实验,学生们开始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同学们小组内合作实验。
每组同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束后,分析数据并讨论得出规律: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同。测得金属块1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判断它是铝块,金属块为铁块,由此引出密度的定义,并对其公式、变形式及单位进行了讲解。最后对课堂内容进行了总结。整个课堂非常完整。
汇报课结束后,听课老师分别对这两节课堂进行评课。
首先由海南华侨中学的杜正时老师进行点评:符林霞老师的引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贴近生活,实验完成度也很高,最出彩的地方是让物理走向了生活。李海蕊老师的课堂完成度很高,语言非常具有亲和力,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表现都非常好。
海联中学的物理组组长作为代表对两位老师的汇报课进行了点评:符林霞老师的课堂非常流畅,教学设计中体现了物理核心素养,非常喜欢最美公式这个创意点,方便学生记忆公式,不足之处在于对实验数据的抽取较少,可以改进。李海蕊老师的课堂氛围非常好,科学探究的过程非常完整。
接下来城西中学、北大附中海口学校以及枫叶国际学校的老师都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总结如下: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都十分用心,体现了传统课堂向现代课堂的改进。老师的语言和教态还可以多加练习,可以多制作一些道具让学生去体验。
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汇报课也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第一项活动是由海南华侨中学的刘明星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专题讲座《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刘明星老师首先指出了教师在备课时的一些注意事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设计;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要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或生活中的经验对问题作出自己猜想;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获得数据及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并且能够验证数据的普遍性。
刘明星老师还指出了创设情景的重要性。列举两种不同的方式去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对学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教师要注重上课的语言表达,语气语调,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堂知识,化繁为简。
海南华侨中学第35届教学节物理组活动到此也就结束啦, 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