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其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园林古迹,璀璨的文化艺术,精致的美味佳肴,都闪耀着可观、可察、可品的古城之美,流露着蓬勃的城市魅力。为“国培计划(2023)”薄弱学科教师集中培训(跨学科培训)增添着色彩。
2023年12月4日,安徽省“国培计划2023”—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短期培训(跨学科)初中劳动迎来了第三天的培训。今天各位学员老师聆听了扬州市维扬实验学校北区校李文富校长和原扬州市竹西中学校刘岚校长的授课,收获颇丰,受益多多!
上午,由李文富校长为我们授课,主题是《新劳动教育的落地生根》,李校长依据本校劳动教育争创“三尖”活动的发展情况,说明了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体现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
课程共分为五大部分:
一、形成正确的认知
1、劳动是一种幸福的追求(古人最期待的生活愿望是耕读)
2、劳动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全面把握劳动教育的要求(对于劳动教育,要从“五个一”进行整体把握)
二、确定目标指向
三、规划发展思路
1、做好新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2、开展新劳动教育的教学课程
四、促进落地生根
1、打造新劳动教育物型基础
2、实施新劳动教育课程
3、优化新劳动教育学习方式
4、构建新劳动教育支持系统
五、不断反思总结
1、要紧扣课程实施 2、优化课程实施
3、要上好劳动课 4、营造劳动文化
5、优化师资配置 6、达成家校社联合
7、牢牢把握四个注意点
8、关注评价的导向和激励性
课程中,李校长讲述了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总目标分为以下四点:
1、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必备的劳动能力。3、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4、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李校长的授课使我们全体学员真正明白劳动是一种美,是幸福的源泉。我们应一起研究劳动教育,深耕劳动教育,热爱劳动教育,以智慧和辛劳实现教育幸福的愿景!
下午,由原扬州市竹西中学李岚校长用自身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我们授课,授课的题目为《以劳育心、以劳增智、以劳树德——浅谈校园劳动教育实践》。
刘校长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劳动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困境:
一、校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团队合作精神。4.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
二、校园劳动教育的实施与管理
三、校园劳动教育案例分享与挑战
刘校长运用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案例向我们学员展示如何在校园中实施和开展校园劳动实践,让学生如何融入到劳动实践中去。内容精彩,让学员们赞之不绝。
四、校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学生参与度积极性不高。2、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不足。3、教育资源与环境的限制。
五、校园劳动教育的未来发展与发展方向
1、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2、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创新。3、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发展。4、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夕阳送走第三天的培训,精彩的培训讲座使学员收获满满。两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全体学员的劳动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带来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全体学员感受到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给了全体学员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让他们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接受思想上的洗礼,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