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年6月底我们就退园了。老师,6月份我们也退园”。“老师我家孩子想找一个能‘学’点东西的幼儿园”“老师我家给孩子报了写字、算数班,暂时就不来幼儿园了。”3月份开园后不断有家长因为以上原因申请退园。
某幼儿园大班孩子近三年来5岁多幼儿退园率不降反而有上升趋势。通过调查,该园部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还停留在要会写汉字、会算算数写作业。很多家长对孩子上小学存在焦虑心情,担心孩子“跟不上”“学不好”,怕自己孩子没有提前学习一些知识技能会“输”给同伴。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认为孩子快入小学前一定要“预科”,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大班目前的教学内容没有办法“达到”幼儿后期入学要求。
(一)角色转变困难
幼儿园和小学有着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幼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可能面临角色转变的困难。在幼儿园,幼儿通常处于一个较为宽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无忧无虑,而进入小学后,他们需要适应更严谨和规范的学习模式。这个过渡可能会给幼儿带来困惑和压力,导致他们在学校的适应和学习上出现困难。
(二)家园沟通不畅
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不够顺畅是一个常见的困境。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可能由于时间、工作等原因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信息传递不畅。这可能导致家长无法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求,同时幼儿园、教师也难以及时获得家长的反馈和支持。
(三)缺乏共同目标计划
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小衔接中缺乏共同的目标和计划。家长和幼儿园没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缺乏共同讨论和制定计划的机会。这可能导致家长和幼儿园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存在分歧,无法达成一致,影响到幼儿的过渡和发展。
(四)教育资源缺乏
幼小衔接过程中可能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家庭和幼儿园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和支持,限制了对幼小衔接的有效实施。例如,幼儿园缺乏针对幼小衔接的专门培训和指导,家长可能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和资源。这可能导致幼小衔接过程中无法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帮助,影响幼儿的过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阶段,对于幼儿的学习能力发展至关重要[1]。在这个阶段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如幼儿自身角色面临转变、家园沟通不畅及幼儿心理需求不受重视等问题[2]。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其中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家长应积极参与幼儿园生活,幼儿园要定期与家长沟通幼儿的学习情况。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幼儿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一)加强家园沟通合作
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是为了解决幼小衔接中沟通不畅的重要策略。通过密切的家园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求,共同制定适应性的教育方案,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比如说,在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中《升国旗》这篇课文展示我国国旗,让学生了解国旗的来历。在幼儿园老师同样也可以给幼儿讲述国旗的来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并在家长群里让家长晚上再带着幼儿讲一遍这个故事,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看图画故事并讲给幼儿听,还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讨论和提问,帮助幼儿抓住关键信息。家长还可以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幼儿园及时沟通幼儿在阅读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进展,共同关注幼儿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可以更大限度地为幼儿提供在阅读和语言表达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幼小衔接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二)提供支持与指导
家园通过给予幼儿适当的支持和指导,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学习内容,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小鸟的家》这篇课文讲述了小鸟在不同季节中建造和保护自己的家的故事。家长利用《小鸟的家》这篇课文,给幼儿绘声绘色的讲这个故事,引导幼儿去思考和讨论小鸟为什么要建造不同的家,以及小鸟如何保护自己的家。家长也可以带着幼儿一起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比如花草树木和其他动物的家,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做、去画、去捏、去搭建“小鸟的家”。同时,教师还设计相关的知识,让幼儿通过动作与方法产生联系,增强幼儿参与的兴趣和动力。此外,家园协同去鼓励幼儿进行创作活动,让幼儿通过画笔画出他心目中小鸟的家以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从而帮助幼儿提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为幼儿的幼小衔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三)制定明确的目标计划
家长和幼儿园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中,有一篇课文叫做《小小园丁》。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花园里种植花卉的故事。在幼儿园中,教师与家长共同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以促进幼儿在观察和数学思维方面的发展。教师在家长群中与家长讨论,确定幼儿需要达到的观察和数学思维的目标,如观察花卉的生长过程、理解数学概念等。根据目标,教师制定具体的计划,开展观察花园活动。教师还带领幼儿一起到幼儿园的花园、种植区中观察花卉、蔬菜等植物的生长情况,引导他们观察花朵、蔬菜等植物的颜色、大小、数量等特征,并与他们一起进行简单的数学计数和比较。教师还通过绘制图表或制作手工模型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观察到的数学概念。同时,教师与家长保持定期的沟通,分享幼儿在观察和数学思维方面的进展。家长在家中继续与幼儿一起观察花卉等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进行相关的数学活动,如数花朵的数量、测量花朵的高度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可以减少家长和园区之间的分歧,确保双方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良好配合。
(四)寻找外部资源合作
教师通过对幼儿园和家庭资源整合的方式,达到在幼小衔接下构建家园共育模式的目的。比如说,在人教版数学一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做《买东西》。这篇课文讲述了小明和小红一起去购物的故事,班级教师结合故事内容与当地超市进行合作,开展与《买东西》相关的活动。老师组织各个家庭带着自己的幼儿到超市进行实地的购物体验,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和家长都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并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可以提出问题给幼儿去回答,如“如果我买两个苹果,需要多少钱?”或者“如果你有10元,可以买什么东西呢?”或者举一反三,让幼儿给同伴或者老师卖东西,通过这样的互动环节,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家长可以在家庭中延续购物体验。家长可以跟幼儿一起制定购物清单,带幼儿到超市购买所需的物品。在购物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计算价格、比较商品的重量和大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的应用。通过与超市的合作以及与家长的合作,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数学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这种外部资源合作模式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在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发展。
通过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提供支持和指导,制定明确的目标计划,寻找外部资源合作等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家园协同模式的实施对幼儿的幼小衔接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家长观念转变,降低焦虑情绪
通过一个学年的努力,家长了解了幼小衔接对于幼儿的学习能力发展与态度、信心的形成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的重要影响[4]。知道幼儿入学前应该为幼儿提供什么帮助,学习哪些相关内容。有了以上准备家长的焦虑情绪明显降低。
(二)转园、退园幼儿人数明显下降
2023年3月至6月只有个别幼儿因为家庭搬迁等特殊原因离园。
(三)提高家长对家园共育的重视
在实施家园共育模式的过程当中,幼儿园与家长之间进行了有效的沟通策略,提高了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活动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家园共育促进了家长关注幼儿教育培养的实际情况,注重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成长过程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家长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职责,真正地参与活动的展开,并且及时总结以及整理经验,从而改进和优化幼小衔接工作。
(一)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及时
幼儿园肩负着指导家长观念更新和知识传播的功能,要及时传播新的,纠正旧有的;辨析偏颇的,传播辩证的。幼儿园时期不仅是幼儿接触学习的起点,也是其开始建立基本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能力的最佳平台,而小学阶段则是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这些能力的关键时期,若幼小衔接不顺利,幼儿可能会出现学习能力的断层,导致学习困难甚至失去学习动力;另外在幼儿园时期,幼儿所处的环境较为宽松和自由,学习任务也相对简单没有压力,而进入小学,学习任务和压力的突然增多也会使幼儿产生对学习的消极情绪和自信心的下降,得当的幼小衔接不仅能逐步引导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还能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从幼儿园到小学,幼儿将面临着新的学习环境、老师和同学。若幼小衔接不好,幼儿可能会感到孤立和不适应新环境,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5]。这些都是家长选择上专门开设“幼小衔接”班的原因,幼儿园因为没有及时做好家长教育能力提升、宣传、沟通等工作,致使家长在认知上对幼儿园开展的幼小衔接活动没有能正确的认识,导致前期大班幼儿退园率较高。
(二)丰富家长的教育知识不够
幼儿园更多的注重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发展,忽视对家长育儿知识的传播与提升。欠缺丰富家长在教育知识、儿童发展知识,家庭发展知识以及成人学习与教育指导类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三)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有限。
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相关的课程及活动多,但存在课程内容重复,活动形式单一,对不同类型的家长的需求和教育重点缺乏指导能力。缺乏为家长教育能力的提升提供观念与知识的基础。
[1]林小萍.家园共育,做好“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J].新课程,2021,No.572(16):137.
[2]曹锦霞.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家长,2021(35):125-126.
[3]张丽红.刍议家、园、校协同做好幼小衔接的困境与对策[J].考试周刊,2020(89):13-14.
[4]李瑞芳.浅谈家园校协同促进幼小科学衔接[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2(6):52-53.
[5]王菊霞.幼小衔接过程中家园校合作共育的困境与路径[J].教书育人,2023(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