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晚,欧中英语组开展了公开课教研活动。此次公开课授课教师为高二年级汤巧燕老师,高中英语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
此次授课内容为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Integrated skills: Giving instructions for making an unusual picture,主要教授学生用英语书写一篇“变废为宝”的艺术创作型说明书。
汤巧燕老师采用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法,通过unusual art exhibition和how to write an instruction on making unusual picture2个板块,分成4个任务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写作输出。
在任务一环节,汤巧燕老师带领同学们赏析了来自同班同学们的艺术画作,并猜测其所使用到的材料和工具。
在任务二环节,汤巧燕老师设计了一个帮助课本主人公Lisa完成画作的情境,引导学生以助人者的身份帮助Lisa按照instruction的步骤完成一份食物肖像画并启迪同学们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果蔬可以用于食物肖像画的创作?随后,她带领大家欣赏了一个贝壳画的视频,从文本中解析instruction的结构。
基于任务一和任务二的练习,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一篇书写instruction的结构和对应的词汇表达。任务三的对比总结是对前文的进一步巩固与检测,同样也让学生回顾了instruction的结构与脉络。
经过前面过程的展示,词汇的补充与应用,以及复习回顾,同学们能够根据小组创作过程完成任务四中——写一篇与之对应的instruction。
汤巧燕老师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同学们依据punctuation, spelling, grammar 和structure进行自我检测后,呈现最后作品。汤巧燕老师从中挑选出部分优秀作文进行展示。
最后,课上还统计了各小组分数,得出前三名获奖小组。小组代表们上前随机挑选奖品。
上课过程中,高中英语组各位教师在认真倾听、做听课笔记,在听课过程中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同时,为打造更好的课堂,大家也在思考探索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
评课前,汤老师主要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件设计与思路三个方面分享了她的看法。
为使得授课老师和听课教师都能有所收获,听课结束后,各位教师积极评课,共同探讨如何生动有趣地上好一堂课,如何积极有效地利用课堂资源,以及如何改进上课效果。
谭晓燕老师充分肯定了这堂课的选材与活动设计。她认为,语篇选材“变废为宝”贴近生活又新颖,能够体现出学生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小组竞争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样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最后获胜小组点击礼品选择礼物的环节也使得整堂课形成了闭环,有始有终。
谭争老师认为课件设计与活动设计是这堂课的闪光点,但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还有待处理。对于一堂任务驱动型的写作课,课件设计十分精美,色彩鲜明,活动设计也是环环相扣,简单明了容易操作。同时,她也指出导入环节花了10分钟,稍显冗长,可以进行适当删减;此外,上课过程中加分的指示语太多,不必过多强调。
向婕妤老师主要从课件和选材两方面进行评课。课件制作具有创造性,视觉上具有冲击性,导入环节的exhibition创设出展览会的情景,增强了趣味性;选材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删减了部分听力内容,聚焦于手工制作说明过程。同时,她也提出对于陌生单词应当给出对应的中文意思,降低学生们的阅读难度;引入部分采用两到三张学生作品即可,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索,也能保留一定的神秘感,过多则容易引发学生视觉疲劳;语速方面也需要放慢一点,留给学生反应的时间。
最后,英语教研组下组行政李进辉副校长进行总结评价。她肯定了前面老师们所提到的优点,对于汤老师的课前准备给予了表扬与鼓励,但是在学案设计、活动思路与口语也存在进步的空间。为使得课堂更加清晰、出彩,她指出:
1. 学案设计需清晰明了、注重细节。大标题、小标题和正文部分要采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和效果,层次鲜明;阿拉伯数字、序号和符号的选择要符合规范,注重细节才能尽善尽美。
2. 课件设计需完整合理。黑板上展示的画作非常精美,但距离过远后排老师难以看清。若以视频的方式将制作过程展示出来作为一个导入,则可以提高课堂的紧密程度,课堂设计也会更加符合“先看再做最后写”的逻辑思路。
3. 口语表达需准确清楚。口语相当于英语教师的门面,上课过程中部分单词吞音现象明显,这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不断改进。指令语不需多次重复,一次简单清晰明了即可。
学生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