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幼教•自主游戏】攀爬架的“变化之旅”——龙泉中心园大十一班自主游戏

婷歌
创建于2023-12-04
阅读 6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游戏背景

攀爬架一直是我班孩子很感兴趣的活动,攀爬几乎是所有儿童在年幼的时候十分喜欢的一项运动方式。中班幼儿对相对有挑战的游戏很感兴趣,也喜欢玩一些刺激的项目。攀爬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有很多好处,攀爬有助于提高孩子孩子手、脚、眼、身体的协调性。

游戏过程与实录

木板变身记

今天攀爬架开始搭建的是一根木板的独木桥,刘致远想创新一下,还想再加一条木头变成更宽的桥,但是这时有几个小男生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玩,刘致远在下面一边抱着独木桥的木头一边大声对他们说“你们等一下再过,还没有摆好呢。”于是这几个小朋友也配合的从上面下来加入了加宽独木桥的队伍,他们几个合力把另外一根木板摆好了。建好后第一个小朋友上去试了一下,发现不稳,中间会往下塌,我引导他们:“你看这里不稳,怎么办呢?”刘致远想了想说:“不要了,可以换成梯子。”一旁的满建童说:“后面已经有梯子了。”他们一时都没有了主意。

再次尝试

这一次孩子们立刻调整了木板与架梯的位置,这个赛道的独木桥终于变宽了,刘致远也露出了满足的微笑。几个游戏回合下来,孩子们对于木板的创新玩法有了新想法。一根长长的木板到底能有几种玩法呢?

挑战跳水台

  在一次游戏中由于赛道拥堵,张博雅不愿意再等待,于是直接从中间的架梯上跳了下来,后面的梁景智看到后也加入了其中,于是新的项目“跳水台”就诞生了。基于《指南》中健康领域对于5岁幼儿跳高的目标:能从35-40厘米高处自然地跳下,落地轻稳,能双脚熟练地改变方向(前、后、左、右、转身)跳。这是一次多么完美的教育契机啊。 

小小设计师

经过两周持续的游戏,有一天早晨谈心我问孩子们:“今天还去玩攀爬架吗?”几个孩子同时回答:“不想玩了。”好像孩子们对攀爬架失去的兴趣,我反思后发现:“为什么以前这么喜欢的游戏,现在又不想玩了呢。说明缺少新意,无法吸引孩子们继续游戏的兴趣了。”


    于是我提议:“那好,我们明天下去玩之前小朋友各自设计一个自己的攀爬架赛道,然后拿着设计图下去搭建。”孩子们都兴奋的设计心中的赛道。

翻山越岭记

我惊奇的发现孩子们将略显单一的攀爬架游戏加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翻山越岭”,孩子们都兴奋着要迫不及待地来试一试。有的敢于挑战站立着爬山;有的手脚并用的爬山;有的用小屁股蹬蹬蹬的爬山。爬着爬着山,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王婉苹还装作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好笑又精彩。

活动价值与分析

教师支持

(一)在开放式的自主游戏中,幼儿有自主决定游戏内容的权利。孩子们通过听、说、画等形式交流心得体会,老师给予一定的鼓励,但中班幼儿想要深入挖掘游戏的价值,需要老师隐性或显性的引导。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通过两周的游戏后,我发现孩子们搭建的攀爬架赛道还是和以前的一样,没有创新没有突破,于是回来后我就建议他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创新出新型赛道?于是就开始设计今天的游戏赛道,并提出了具体要求:设计的赛道要和以前的不一样。

    这也引出了新的生成课程“投票”活动,课程中引导幼儿了解在某些问题上,建立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了解投票表决等简单的选举方法,学习统计选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辅助材料的投放,一方面可以引发幼儿的搭建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游戏情节。为游戏资源添砖加瓦,这样孩子的游戏会变得更加丰富。登山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常识经验,发展了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和建构技能,还让幼儿在协商、讨论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挫折与成功,收获通过努力取得的愉悦感。在翻山越岭记这个游戏过程中,我首先作为观察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幼儿的奇思妙想,我又是一名支持者通过各种手段来鼓励支持他们探索下去。

活动价值

关于“攀爬架的变化之旅”一系列游戏案例,在我梳理的过程中,看到了成人预料不到的、孩子们的想象与创新,还有他们为了达成目标的相互争论,这不正体现了孩子们善于思考、善于交流的良好学习品质吗?同时我也明晰了自主游戏的发展方向,以及教师对幼儿的意义。我们无需再刻意安排和过度期待,今天我们要玩什么、不玩什么?明天还能玩什么。孩子才是游戏高手,教师只需要提供适宜的材料、环境,在正确时间的指导与提升,然后静待花开!而且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自主游戏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游戏。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爱的游戏活动,当老板、卖东西、看书讲故事、观察小动物,都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要让孩子们自由绽放,老师只需向上扶一把、助一臂、推一程,就可能让孩子的游戏之路走得更顺畅。当孩子找到最爱的游戏时,我们只需耐心等待静待花开。也希望孩子们的游戏精神不断深入,教师的游戏理念愈加专业,让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等贴近儿童心灵,让游戏点亮孩子的幸福童年!

编辑:丁平想

初审:党象爱

复审:刘玲

终审:闫英

阅读 6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