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精神,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学实验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的活动,能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
因此,为培养孩子“动手”、“动脑”、创新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金凤路小学科学组以科学小实验为载体,开展了科学实验特色活动🥳🎉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与科学同步成长🔍实现每个孩子的小小科学家梦想🕵️🎓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科学实验小课堂🔔,来看看孩子们是怎样“玩转”科学的吧!👀👀👀
《团结的钉子》
科学原理:
首先这组钉子按照互相交叉、互相锁定的方式排列,就会在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不致“散架”,而能形成一个“结构”。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在均匀的重力场中,重心和质量中心重合,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几何中心也和重心重合。物体重心的铅垂线必须通过支点,或者落在支撑面内,才能保持平衡。物体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平衡就越稳定。
实验中这组钉子共同的重心、竖直钉子的钉帽在同一条铅垂线上,因此能保持平衡。当用手提起这组钉子时,在重力作用下,整体重心已经降到最低处,位于支撑点——钉帽之下,因此能达到稳定平衡。
《会魔法的的水》
实验原理:
因为装满水的玻璃瓶可以看作凸透镜,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外的地方时,就可以看到相反的像了。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如果是厚的弯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当厚度足够大时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厚度更大时还会相当于正透镜。
《制作“龙蛋”》
科学原理
明矾的化学成分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它的饱和溶液最容易生成晶体。在蛋壳内涂上明矾的小颗粒,就为晶体生长提供了“种子”。
实验中粘在鸡蛋壳内侧的明矾小晶体是结晶中心,上面会生成越来越多的明矾晶体;而蛋壳外侧没有结晶中心,就没有晶体生成。溶液中的色素可以随着晶体析出一部分,形成了美丽的“龙蛋”。
《忽明忽暗》
科学原理:
光是电磁波,它不同于声波一类的纵波,而是一种横波,其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共同构成的平面叫作振动面。如果光的传播只限于在一个固定的振动面上,就叫作平面偏振光。
在自然界的光源和大部分人造光源中,电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所发出的光是彼此独立和随机偏振的,总的看来具有各向同性。因此自然光也叫非偏振光。偏振片是一种光学过滤器,能通过对光波选择性吸收,让任意的自然光变成具有一定偏振方向的偏振光。或者说,偏振片只允许平行于偏振化方向的振动通行,同时滤掉垂直于此方向振动的光波。人造偏振片是19岁的美国学生兰德1928年发
明的。
人的肉眼不能辨别偏振光。用偏振片制作的偏振光眼镜除了用于观看3D电影,还用来过滤多余的噪光,成为时尚的“太阳镜”。
当两副偏振光太阳镜平行放置时,由于两副眼镜的偏振化方向一致,因此自然光通过第一副眼镜变成偏振光后能够顺利通过第二副眼镜。当两副眼镜互相垂直放置时,来自第一副眼镜的偏振光便不能通过第二副眼镜。实际上两副眼镜分别扮演了“起偏器”和“验偏器”的角色。
如果两副偏振光太阳镜不完全按照垂直方向放置,而是从平行到垂直慢慢旋转,就会看到同时通过两个眼镜的光线渐渐变少变暗。
竹签穿气球
科学原理:
气球最怕尖锐物刺扎,这是基本生活常识。以上实验未免令人惊讶。
制造气球的橡胶是高分子聚合物,它的长袖式分子可以被拉伸和收缩,表现为声性。气球被吹大的过程就是分子长链被拉伸的过程,分子链拉得减长、强度就变得趣弱、如果拉伸过度就会断裂,这便是气球吹炸的原因。如果用尖锐物刺穿气球,分子链也会被破坏,导致气球爆裂。
但气球充气后,各处橡胶拉伸和延展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事先用记号笔在胶皮不同部位画上同样大小的调点,充气后就能根据圆点膨胀的比例,准确找出橡胶拉伸最小的地方。其实稍加观察也能发现,气球系口的一端和相对的一端,即气球长轴两端的橡胶厚,气球中间即短轴位置的橡胶薄。可以比喻为"两极"最厚,"长纬度"较薄、"赤道"最薄。用涂油的竹签刺穿"两极",由于这里橡胶的强度最大,弹性"储备"最多,气球就能经受住穿刻而不致炸裂,并靠收缩力使橡胶被刺入处和竹签紧密吻合而不致泥气,竹签上的油不仅起到润滑作用,还能加强破口的密封性。
如果将一块透明胶带贴在气球上,再用针刺破贴胶带处,气球也不会炸裂。
医院为病人打点消、血管的收缩力能紧紧"债"住针头而避免血液渗出,这和上面的原理是一样的。
科学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科学拓宽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孩子的知识面。科学为孩子奠定一生学习的基础!金凤路小学科学组仍会继续为孩子们带来一次次精彩的小实验,利用充满娱乐性和科学趣味性的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