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中午散步时,孩子们叽叽喳喳,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昨天发生的有趣事情,嘻嘻突然大声对着琛琛喊道:“你明明是排在我后面的,你插队”。琛琛说:“我想挨着杜一诺。”嘻嘻说:“你要遵守规则,好好排队,不能插队。”六月说:“什么是规则呢?”嘻嘻:“不遵守规则你就要排到最后面!”……
为了解决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活动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为适应小学做好准备,我们开展了《我们的约定》的主题活动。
🌈规则大调查🌈
1.什么是规则
围绕着“什么是规则”的问题,幼儿展开了讨论。
2.大卫上学去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规则”,我给他们分享了绘本故事《大卫上学去》。
孩子们通过讨论和绘本阅读,了解到了“规则是大家一起协商制定的,是大家都要遵守的事情”。于是决定用笔画出自己理解的规则
3.哪些地方需要规则
孩子们将他们的讨论记录了下来。
孩子们通过讨论、分享、阅读绘本初步理解了“什么是规则”,知道“规则”是要大家共同制定、一致赞成、共同遵守的事情,并与同伴分享了自己知道的规则,进一步加深了对规则的认同与理解。
🌈我们的规则🌈
1.没有规则会怎样?
在自主游戏时,有孩子在告状说“谁谁谁没有按标识收材料”,小朋友们讨论到:“他们又没有遵守规则。”老师:“如果不遵守规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并通过绘画表征了出来。
有小朋友说:“我们经常玩的语言区如果没有规则会有什么结果呢?”其他小朋友也都十分感兴趣,为了验证结果,孩子们通过协商,决定去“无规则语言区”亲身体验一下。
没有规则的语言区
在“无规则语言区”里体验了五分钟后,然然就生气了,因为无规则的、吵闹的语言区根本无法让然然静下心来看书。
2.遵守规则好处多
在无规则的“语言区”里,孩子们的体验感很差,都不能好好地看绘本,听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这时小朋友们又讨论到:“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老师:“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呢?”
“遵守规则就可以好好看书了。”“遵守规则就没有噪音了!”......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同时,孩子们也体验了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进入“语言区”开展游戏活动。
有规则的语言区
3.班级公约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知道了“规则”的重要性,有的小朋友提议大家一起来制定大六班的“班级公约”,但是有部分小朋友还不明白什么是“班级公约”,于是知道的小朋友就耐心地给他们“普及”。
弄清楚了什么是“公约”,孩子们纷纷讨论起了公约的内容,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
小朋友们有那么多想制定的公约,到底该怎么选呢?于是,大家决定通过投票的方式来确定“班级公约”。
投票结束了,那怎样确定哪几条就是大六班的“班级公约”呢?王越前和包子一致同意通过数一数,比多少的方式来确定。
经过全班小朋友们的投票,最终确定了以下几条“班级公约”:
孩子们总是充满问题和好奇,在理解规则后开始讨论、绘画、分享自己对于没有规则会怎么样的看法,然后亲身体验了一次“无规则游戏”,接着又讨论分享和亲身体验了“遵守规则的好处”,最后大家投票统计确定了“班级公约”。
🌈我的规则我做主🌈
家里的规则
规则意识的建立不仅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中,更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建立起“班级公约”后,有的孩子提到:“我在家里也有规则。”“我在家里的规则就是不准大声说话。”“我在家的规则是吃完晚饭后要出去散步。”“我要按时起床。”“在家里,爸爸只能在阳台上抽烟。”……
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班级开展了“家中规则大调查”的活动。
在孩子们分享调查结果时,我们发现有些家庭还没有“规则”或者规则不全面,于是大家决定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重新制定“家里的规则”。
家长与幼儿一起制定生活常规、作息制度等,并鼓励幼儿认真遵守家规。大部分家长都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特别是整理自己的玩具和学习用品,养成物品归位的好习惯;这些都有助于幼儿从小建立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而家长对幼儿的常规培养要有持久性,以尊重为原则,正确引导,让幼儿从小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能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做好社会准备;也是培养健全人格、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要环节。
幼儿在这种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自主、有序的环境里,潜移默化地养成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与此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也需要家庭和学校合力。家长可以帮助幼儿缓解幼小衔接的坡度,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使幼儿轻松快乐地适应小学生活,从而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做有准备的幼小衔接,使孩子们在未来更主动地适应小学生活,更自信的适应社会。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编辑:陈春玥
审核:张金妍
终审: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