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现场观摩活动
“踏歌而行逐暖阳   ‘研途’花开溢芬芳”———色河铺镇九年制学校在东风小学举行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纪实

静默1
创建于2023-12-04
阅读 23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意悄然,岁月轻慢。静沐冬阳,“研途”花开。为推进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12月1日,东风片校举行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

课堂展示

  先是进行示范课展示,东风小学牟正娟老师充满激情地向大家展示了《父亲.树林和鸟》一课的教学。她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牟老师耐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情感。抓住文章中的父亲对作者所说的话进行重点教学,引领孩子们感悟。多次让学生合作讨论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学会与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感受父亲知鸟爱鸟,促使学生达到感情的熏陶。她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大胆想象,创意表达的能力,加深了对课文中爱鸟护鸟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

  第二节课展示,逸夫小学的王小玲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态沉稳大方。她紧紧抓住了“美”这一主线,让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后,体会作者笔下的语言文字美、韵味美、选材美。朗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自由朗读、默读等。王老师紧扣本单元语文学习要素,指导学生进行品读,让学生抓住其中的动态描写体会四季不同的的景物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动态描写的好处,她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口头加动词的练习使学生明白在描写景物时,运用动态描写会使句子更丰富、更生动,也为句子增色。

说课评课

  示范课后,牟正娟、王小玲老师结合自己的磨课经历和今天的教学过程,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并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引起了在座老师们的共鸣。虽然教学永远是有遗憾的,但我们一直在“研途”。

  评课活动中,九年制王力主任充分肯定了牟正娟和王小玲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他认为他们的课目标明确,既有语文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培养,又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真正做到了语文课有效及有法。

  徐瑜、卢峰、刘励、周军红四位校长和优秀教师张先芸同志在肯定两位执教教师的成果时,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语文教法的独特见解,让在座的各位教师受益匪浅。其余的听课的老师们都各抒己见,大胆质疑,为课堂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语文老师的语文课都走上了“读书的大道”---学会读教材、读教学用书、读课标、读教育理论、读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类作品、读他人、读教学基本模式;“走向了践行的大道”---会上课、能落实语文实践活动。

交流研讨

  在交流研讨环节,东风小学牟正娟老师、九年制学校的陈建国老师和逸夫小学的陈鹏老师分别谈了自己所在学校平时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点滴做法。其共同点是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日积月累,还强调了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提出了让语文“回归自然”、“融于生活”的观点。

主题讲座

  张恭俊校长做了关于“语文要素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语文要素?”的专题讲座。他指出,语文要素应该理解为“语文学习要素”。既包括语文知识,也包括语文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简单地说,“语文要素”包含的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语文要素应该是与学段学习内容和目标相对应的,但更加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我们也可以将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为单元重点学习目标。把读的目标说成“语文要素”,把写的目标说成“习作要求”,是很荒唐的事情。大家听后感触颇深。

  最后,九年制学校党总支书记冯三稳对本次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他首先高度评价了两位讲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实效,肯定了各校在语文教研中所做的努力,认为张校长的专题讲座对今后的语文教研工作很有指导意义。他指出,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要扎实有效,要将语文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思维,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突破重难点。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这次语文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不仅为各位教师创造了良好的观摩学习机会,还搭建了教学素养提升的交流学习平台。 

        “研途”漫漫兮其修远,“研意”浓浓兮当求新!让我们沐浴冬日暖阳,踏歌而行,心无旁骛,专注教研,相信定会:“研途”花开,芬芳飘溢!

文字:张先芸

图片:陈梅花

编辑:陈梅花

审核:张志勇  周军红

阅读 23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